怀化市2018年扶贫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打算

扶贫工作总结 时间:2019-11-20 手机网站

1. 走出了“四跟四走”精准扶贫的新路子。下发《关于全面深入推进“四跟四走”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怀化市“四跟四走”精准扶贫示范区创建方案》等文件。完善落实“以村党支部为领导、以脱贫为目的、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财政为杠杆、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机制。反映怀化“四跟四走”精准扶贫的《创新之路》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怀化市‘四跟四走’产业扶贫创新”项目荣获湖南省首届创新奖——创新管理奖。《构建山区乡村旅游共同体—湖南雪峰山旅游公司共享共生减贫模式案例分析》的旅游扶贫模式,作为全球减贫案例100例征集活动的案例已经报送国务院扶贫办。

2. 实施了“搬得下、稳得住、能脱贫、可持续”的生态移民新方式。全市确立了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任务,确保提前完成搬迁任务。麻阳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贫走出了“人员下山、产业上山”的新路子,在巩固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搬迁户“收入好、就业好、生活好、精神好”。把车间搬到搬迁点,把工作送到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帮扶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在易地扶贫搬迁上实现“搬得下、稳得住、能脱贫、可持续”的问题。

3.探索了“互联网+监督”廉洁扶贫新举措。在全市全面推广麻阳“互联网+监督”经验,将精准扶贫、城乡低保、危房改造、各类惠农项目和资金补贴等民生事项纳入“互联网+监督”范围,严防严治严惩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34类民生项目、12大类107项民生资金在网上平台晒出。“互联网+监督”项目荣获湖南省首届创新奖——创新管理奖。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曾对麻阳的经验作出批示:“我们多年想办的事,麻阳县办成了,此经验值得推广。麻阳县能办其他县也能办,关键是领导要有这个意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对怀化“互联网+监督”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让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

4.推出了“无抵押、无担保、基础利率、补贴利息、风险分担”的金融扶贫新品牌。在麻阳先行试点,2015年在全市全面推广,全市13个县市区全部为湖南省扶贫小额信贷试点县。怀化市的成功试点,为扶贫小额信贷在全省全国推开,作出了贡献。对全市26.05万户贫困户进行信用评级。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怀化麻阳调研时指出:“麻阳创造的扶贫信用贷款模式,有助于贫困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实践效果显著,值得充分肯定”。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座谈会、全省扶贫小额信贷现场推进会在怀化召开。为打通金融扶贫的“最后一步路”,我们把金融扶贫的服务手臂延伸到基层。在贫困村建立1024个村级金融扶贫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把“金融便利店”开到贫困群众的家门口,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一站式”办好手续、拿到贷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我市建设金融扶贫服务站作出了“把村级组织用起来,是个好办法,互利双赢”的批示。

5. 探索形成了“扶贫车间进乡村”就近就业扶贫新路径。在沅陵县率先开展“就业扶贫车间进乡村”试点工作,促进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下发《关于推广“沅陵作法”大力发展“扶贫车间”的工作方案》,大力推广沅陵“扶贫车间”就近就业模式,开发“扶贫车间”180个,吸纳贫困人口就业3909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书记杜家毫在沅陵考察调研时指出,“在村里设立扶贫车间,对老百姓就近就业确实很好。这些路子正在探索,我看都很好。”今年6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将怀化“扶贫车间”进乡村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宣传报道。

6.探索形成了大力开发就业扶贫特岗促脱贫新举措。下发了《中共怀化市委办公室、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发万个就业扶贫特岗实现万户贫困户脱贫的工作方案><关于贫困村乡村医生乡村教师本土化双定向双培养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度开发万个就业扶贫特岗,实现万户贫困户脱贫。截至目前,开发就业扶贫特岗1.7万个,聘用1.7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9000元。连续三年培养医生300名,培养乡村小学教师455名、乡村幼儿园教师296名。

7.实行了最严格的军令状管理考核新办法。制定出台《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脱贫攻坚军令状管理考核方案》,每年对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和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履行脱贫攻坚责任进行“大考”。对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坚决问责,切实做到“不摘穷帽摘官帽,不换状态就换人”。

8.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破解脱贫攻坚难题的“金钥匙”。 一是做实做强做优乡镇。按照“硬件升级、软件变硬、保障有力、群众满意”的思路和要求,创新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工作深度融合,做实做强做优乡镇,让基层党组织实起来强起来优起来。向乡镇简政放权,把分散在县直部门、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9大类91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下放或委托到乡镇,归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在村部、团寨设立村级代办点3865个,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办事难、办事烦、办事贵等问题。建设乡镇“六小一中心”,切实解决1.2万名乡镇干部住宿难、如厕难、洗澡难、吃饭难等问题。创建“连村联创、抱团攻坚”党建引领扶贫。麻阳“连村联创、抱团攻坚”的党建引领扶贫做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该村党支部书记谭泽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麻阳县《联村联创•抱团攻坚——湖南省怀化市党建联村发展助力脱贫纪实》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扶贫办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典型案例30例。制定实施《关于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末端责任人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三支队伍”一线突出队作用的意见》,着力发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责任人“三支队伍”一线突击队作用。明确“两个20%”(贫困地区乡镇绩效评估考核奖在考核结果同等次县市区直单位标准的基础上可上浮20%,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提高到20%)政策;将边远乡镇党政正职的配偶酌情调到邻近乡镇或县城工作,去年和今年分别组织2455名村支部书记、386名乡镇党政正职到市级医院免费体检。

(二)在工作推进上求实

1.探索了“四全两会”群众工作法。“四全”即全员参加、全面走访、全面参与、全面公开。扶贫对象确定、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实施要坚持公开透明,实行动态管理,让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两会”即党员会、群众会。探索村民自治有效方式,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通过召开党员会、群众会的方式,搭建群众议事平台,落实群众对脱贫攻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目前,各级党员干部走访贫困村1024个、21.19万户,非贫困村1498个、65.73万户,召开党员会4360次、群众会4643次,解决问题13398个。

2.实施了“三明白两清零一清爽”到村到户工作。一是 “三明白”,即要有一个明白人、一本明白账、一张明白卡。“一个明白人”,就是帮扶责任人、贫困户和所有的村民都要对扶贫政策、识贫扶贫脱贫过程、脱贫攻坚以来自己得到的帮扶、村里实施的扶贫项目及村里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所发生的变化,做到明明白白、如数家珍。“一张明白卡”,就是为贫困户专门用于发放扶贫补贴的银行卡(折),做到发放及时、条目清楚、提醒到位。“一本明白账”,就是要记好扶贫账、算好脱贫账,准确填写《扶贫手册》,真实全面反映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记录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效果,脱贫成果,脱贫质量等等,确保贫困户明白。二是 “两清零”,就是以贫困家庭为单位,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清零,以村民小组或行政村为单位,实现“不认可”问题清零。“三保障”问题清零方面,重点突出农村危房改造。按照对农村危房全鉴定、住房安全问题全解决的要求,实施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贫困残疾人等4类对象为重点的存量农村危房“清零”行动。“不认可”问题清零方面,重点突出统筹解决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愿望需求。三是“一清爽”,就是家庭和村庄的环境卫生要干净清爽,贫困户“两不愁”的食品、用品、物品摆放得清清爽爽。积极引导、帮助和督促贫困户、贫困村打扫环境卫生,做到摆放整齐、卫生干净、环境清爽。

3.以“两个体系”“三张清单”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三个所有”“三个体现”。“两个体系”,即落实包干责任体系和分工责任体系。包干责任体系即联县的市领导包县、联乡镇的县领导包乡镇、联村的乡镇领导和联点帮扶单位领导及工作队包村、帮扶责任人包户。分工责任体系即按照“管业务管扶贫、管行业管扶贫”的“一岗双责”要求,落实分管市县领导和行业扶贫部门。发挥帮扶干部的关键作用,做到搞清楚“三张清单”:即搞清楚目前国家制定出台的精准扶贫政策和脱贫路径清单;要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家庭状况搞清楚到户到人的政策支持和帮扶措施清单;要搞清楚贫困户最后实际落实到位的政策清单和帮扶成效清单。确保脱贫成效“三个所有”“三个体现”。“三个所有”即坚持脱真贫、真脱贫,确保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检验的标准就是所有的行政村都经得起普查,所有的农民家庭都经得起抽查,所有的干部群众都经得起座谈。“三个体现”。即农民家庭脱贫“两不愁三保障”要有体现;农村和农民家庭脱贫攻坚以来所发生的变化要有体现;党和政府所做的扶贫工作要有体现。

4.深入开展扶贫宣传五个“入脑入心”活动。一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扶贫思想入脑入心。组织党员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做到扶贫干部人手一册,行政村一村一本。办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确保习近平扶贫思想入脑入心。二是准确把握扶贫政策标准入脑入心。要严格按照国家脱贫验收标准,形成政策告知书,既不拔高标准,也不降低标准。把9-10月份作为进村入户宣传月。三是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奋斗精神入脑入心。大力宣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致富带头人和脱贫对象,形成脱贫对象故事集,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激发脱贫致富的强大内生动力。四是学科学、讲文明、守法纪时代新风入脑入心。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五是邻里相望、扶贫济困优良传统入脑入心。六是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通过“五个一批”(宣传推介一批、通报表扬一批、看望慰问一批、谈心谈话一批、提拔重用一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今年7月1日,市委通报表扬了112名先进典型。“支书故事”、“为了‘山果’”等专题宣传深入人心。在怀化电视台及怀化日报开辟《帮扶轶事》等专题专栏,宣传帮扶干部先进事迹。周秀芳是宁波市鄞州区的一名退休教师。2015年,她怀揣支教梦想、不远千里,从宁波来到溆浦山区支教助学。三年多时间里,周秀芳发起爱心接力,将宁波、上海、杭州数万市民的爱心和物资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山区,累计捐建希望小学22所,累计捐献款物达2000余万元。周秀芳的爱心事迹在怀化和家乡宁波两地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支教奶奶”。在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评选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支教奶奶”周秀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中方县新建镇黑禾田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肖洪斌,带着体弱多病的84岁母亲到村里扶贫,白天扶贫,晚上照顾老人起居,村里老百姓无不纷纷点赞。三级残疾的中方县半界村党支部书记向往,放弃在城里当包工头的工作回乡带领群众脱贫,把自己赚来的钱用于村里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自己又没日没夜地搞扶贫,妻子外出务工,家务活和自家田土活则由74岁的老母亲干。如此等等,在全市传为佳话,无不令人感动落泪,汇聚了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