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 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扶贫工作总结 时间:2018-08-03 手机网站
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
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8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突出精准扶贫主线,扎实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1、抓好产业扶贫,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坚持产业扶贫为根本,继续实施“1+X+1”产业扶贫机制,实现光伏扶贫和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双覆盖”,确保贫困人口收入长期稳定达到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一是光伏收益发放到位。为确保贫困户月收入来源,光伏收益分配由原来的年底一次性分红改为每季度发放一次,截止4月底,第一季度光伏已全部发放到位,每户750元。目前,第二季度光伏收益资金正在筹集中。
二是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京东跑步鸡二期已开工建,项目完工后,带动贫困户由453户增加至1000户;投资100万元的麻唐布鞋扶贫车间已开设选址,项目完工后,可带动160户贫困户稳定就业脱贫;光伏项目区土地利用项目取得新进展,在张士军村级光伏电站完成设施蔬菜建设的基础上,北孙庄、李吕池等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区土地也达成初步用地协议,用于种植中药材及芦笋等。
三是合作社运营得到规范提升。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参与扶贫项目的合作社进行评估,目前已完成4个合作社评审工作。
2、抓好政策兜底,筑牢脱贫攻坚保障网。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基本依托,通过完善教育、医疗、危房及农村低保等政策,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在农村低保上,全面落实“双线合一”政策,全县低保标准达到3032元;同时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集中核查活动,全面复核城乡低保、重度残疾人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强化按户施保。在医疗扶贫上,制定出台了以取消起付线、提高报偿比、慢性病扩面、大病再救助为核心内容的医疗扶贫工作方案,构建了以新农合为基础、以大病统筹为保障、以民政大病救助为补充、以专项基金来托底的“四位一体”精准健康扶贫体系,由县财政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统一缴纳医疗保费,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纳入医疗扶贫范畴;严格落实住院费用报销政策,全面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救助起付线,专门设立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住院封顶线提高到50万元,将普通慢性病、门诊特殊疾病补助病种由省定22种、市定32种提高到45种。同时,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贫困户看病“先诊疗、后付费”,并且在县政务服务中心人社窗口和14个定点医院实行人社、财保、民政“一站式”报销,贫困户从住院到出院,90%以上费用全由社会保障解决。在教育扶贫上,制定出台《武邑县教育脱贫行动方案》,通过落实三免一补、雨露计划、大学助学贷款等各类措施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过程救助“全覆盖”。对贫困家庭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补助标准全部按上限执行,并覆盖到所有民营学校和省外高校。在危房改造上,从2018年2月份开始,组织职教中心部分师生联合各乡镇、驻村工作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重新进行一次拉网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3、抓好资金整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加强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对涉农财政资金进行全面统筹整合。2018年上半年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0479.058万元用于扶贫攻坚,目前,已实施如京东跑步鸡二期、赵桥光伏项目区设施蔬菜          等各类产业项目5个。
4、抓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调整工作,确保扶贫对象识别精准。
按照全省数据调整工作要求,各乡镇区对辖区内重点人群进行了重新摸排,截止6月20日,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调整工作,全县共新识别贫困户266户604人,剔除114户342人,标注841户2747人,建档立卡系统中现有贫困户4069户7440人,贫困发生率为0.54%。
5、抓好脱贫退出档案规范提升工作。严格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需求内容详实、基础档案齐全等要求,做到县、乡、村、户的资料齐全、归档规范。采取模拟验收、各乡镇互相检查等方式,对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全面完成县、乡、村、户的资料整理、归档验收工作。通过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严格按时限要求完成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资料归档整理工作,做到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分类科学合理,整理规范简明,使贫困户的脱贫切切实实做到情况精准、措施精准、档案精准,为脱贫攻坚考核做好准备。同时,按照省退出细则和市贫困退出机制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县、村、户脱贫退出22项指标,逐项逐村逐户对照梳理,逐项规范提升,逐项组织督导,明确标准,统一方案,攻坚解决。对所有问题全面排查,逐村逐户拉出清单,建立台账,落实到人头,严格时限,严督实导,高质量、高标准做好脱贫档案规范提升工作,确保完成脱贫摘帽目标。
6、抓好省市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把做好国家和省级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具体问题 “点对点”立行立改,共性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整改。国家考核反馈的36个村级光伏电站项目招标比选不规范等三个问题整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反馈我县帮扶责任人责任落实不扎实等八个问题整改工作已全部完成。同时坚持举一反三,刀刃向内,认真对标对表,严细准实梳理,同时自查整改问题5类24个,完善、建立相关体制机制,制定出台了《武邑县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意见》等13个文件,有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7、抓好后续帮扶工作。
县委专门制定了“1+17”巩固脱贫成果政策文件,从构筑稳定产业增收机制、提升“三保障”水平、强化驻村帮扶等方面落实后续扶持。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1+X+1”产业扶贫机制,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受益面。二是深化提升保障机制。健康扶贫继续实行财政保障政策,健全针对贫困人口的多重医疗保障制度;教育扶贫确保困难家庭子女就学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救助全覆盖;兜底保障坚持动态落实“两线合一”,逐步供养保障水平;危房改造通过建设集体公租房、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置换或长期租赁村内闲置农房等方式,彻底解决农村安全住房问题。三是深化提升基础设施,加快贫困村产业路、村内便道建设,加快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实现南水北调供水全覆盖;优化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实现电商物流进村全覆盖;推进生态建设,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标准。四是深化提升内生动力。扶智扶志并举,推进以“孝、贤、洁、序”为重点的公序良俗建设,引导和鼓励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扶贫、主动脱贫。五是深化提升基层攻坚能力。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发挥一线党员作用,开展“一帮一、三帮一”等党员联系帮扶贫困户活动,鼓励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建功立业。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坚持一个统领(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为统领),突出一条主线(强化后续帮扶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质量),夯实三大基础(资金投入保障、组织建设保障、机制创新保障),抓牢四大重点(产业就业保增收、落实政策保兜底、强化帮扶保满意、绣花滴灌保精准),全力推进落实10大扶贫措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基础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住房扶贫、民政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党建扶贫),打赢脱贫攻坚保卫战,打赢建设小康决胜战。
(2)工作重点及措施
1、推进产业扶贫。全面巩固提升“1+X+1”产业扶贫机制,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覆盖带动,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受益面,确保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一是继续加大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区土地利用力度。在现有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招引力度,重点发展设施葡萄、药材、葵花育种、设施瓜菜项目,争取更多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到生根,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致富二是继续巩固提升特色产业项目。抓好现有县乡产业平台的规范提升,完成京东“跑步鸡”扶贫产业项目二期工程,年出栏达到10万只,带动贫困户增加到700户以上;围绕打造京津冀优质农产品和安全食品供应基地目标,推进龙头企业发展,建设高标准物流、仓储、加工农业产业企业,引进正大集团建设30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项目,带动贫困农户5000户以上。三是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通过加强监管、保险扩面、优化服务等措施,确保产业项目运行安全,保障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
2、推进就业扶贫。一方面积极推进扶贫车间建设,重点发展赵桥毛绒玩具、龙店箱包、韩庄镇硬木雕刻、紫塔乡麻唐布鞋、桥头金属橱柜等手工业发展,建成麻唐加工车间一个;另一方面,抓好“雨露计划”实施,推动职教、企业协作“订单式”联合培养计划,确保贫困户新成长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比例达到100%。着力打造武邑劳务品牌,举办劳务技能培训10期次,培训规模3000人,组织乡镇、村设立扶贫公益性岗位,全年达到1500余个。
3、推进基础扶贫。①推进贫困村改厕,全年完成20000户;②推进非贫困村村内道路、卫生室、两委办公室、文化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建设。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与管护。
4、推进健康扶贫。①健全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救助相衔接的医疗保障制度。②实现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全覆盖,全面推进分级诊疗。③落实好贫困人口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医保报销比例,对医疗费用自付部分进行叠加报销和多层补助。④全面推行商业保险,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对贫困人口大病个人实际负担费用控制在10%以内。⑤继续实行财政保障政策,对贫困人口医保缴费、商业保险缴费,全部由县财政资助。
5、推进教育扶贫。①加大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力度,建立教育部门、乡镇双重动态排查、报告机制,落实政府、学校、家长控辍保学责任,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优化教育资助政策体系,规范资助门类、标准、程序,建立贫困学生资助数据库和资助信息定向发布平台,确保困难家庭子女就学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继续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特别是女孩)初中毕业后继续接受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支持力度,落实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职高学生、大学生“三免一助”和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对省外就读大学生、独立学院大学生和民营初、高中就读生、高中收费就读生进行财政资助和社会救助。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公立幼儿园建设步伐,全年每个乡镇新建公立幼儿园1个。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困难家庭子女技术技能教育和就业输出。
6、推进兜底扶贫保障。①坚持农村低保标准高于扶贫标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②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水平;③集中建设福利公益养老服务设施,提高集中供养率,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在2017年基础上翻一番,基本解决特困人员居住环境差、生活质量低、服务无保障问题。④全面落实临时困难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特困人员救助、残疾人救助等各项救助政策,整合工会、共青团、妇联、民政、社会志愿者等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和服务项目等方式,帮助农村留守人员缓解生产生活困难。
7、推进住房扶贫。①对农村居民住房进行全面排查、鉴定,建立住房安全台账,②彻底摸清住危房户底数。鼓励通过建设农村集体公租房、幸福大院、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置换或长期租赁村内闲置农房等方式,兜底解决贫困人口安全住房问题。③资金来源通过上级专项危改资金、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县财政单列投入资金“三管齐下”来解决。
8、推进金融扶贫。①用好涉农贷款风险补偿金,全部满足有意愿、有条件的扶贫对象贷款需求,全年贷款总额1亿元以上。②发挥扶贫担保基金作用,鼓励有资金需求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借助金融力量发展壮大,全年贷款达到3亿元以上。③支持区内涉农企业在银行间市场等债券市场发债融资。对区内符合条件的拟上市重点涉农企业,优先给予评定和奖励,推动挂牌上市。④实施农产品收益保险、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优先保障贫困户参加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险种,力争实现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商业保险全覆盖。
9、推进社会扶贫。①充分利用“扶贫日”、“爱心扶贫”、“挂包帮”等活动载体,广泛宣传、动员社会成功人士和民营企业捐资出力,积极参与扶贫开发。②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志愿者行动,大力开展助教支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创业引领等扶贫活动,努力营造扶贫帮困“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有为”的社会扶贫氛围。③办好《法在身边》、《德在身边》等栏目,健全“感动武邑人物”、“武邑好人”、“武邑道德模范”、“武邑十大孝子贤媳”等先进典型评选机制,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扶贫济困传统美德。④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在全县开展以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家风润万家”活动。⑤加大脱贫攻坚宣传力度,重点宣传扶贫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⑥深入实施文化扶贫,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