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镇2018年上半年社会扶贫工作总结

扶贫工作总结 时间:2018-08-03 手机网站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现对我镇2018年上半年社会扶贫工作进行总结。

一、是定点扶贫工作情况

   一是本级领导到村指导、管理和服务驻村干部情况;2017年11月以来,镇班子领导,坚持每周下村指导工作,特别是扶贫工作;每个挂村领导根据自己所在的村,指导所在村开展工作,根据驻村工作队反映的问题以及疑惑,现场办公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协调有关工作人员给予答复解决;实在是解决不了的及时向镇主要领导汇报情况,需要上级部门解决的,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请求帮助。

   二是“一帮一联”、“一户一册一卡”,帮扶投入和引进项目情况,全镇1522户贫困户共安排430名县、镇、村帮扶干部,实现所有帮扶干部全覆盖,且严格按照自治区“一帮一联”有关要求,每个帮扶干部帮扶的贫困户不超过4户,截至2018年3月底,据县、镇两级督查组实地查看以及帮扶干部的反馈,我镇所有帮扶联系卡均已经上墙,截至6月25日,全镇均已经完成1—5月份的收支登记,镇、村帮扶干部均坚持每个月入户联系所帮扶贫困户1次以上,县级后盾保持每两月至少入户1次以上。帮扶干部均能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针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帮扶需求,贫困户对大部分帮扶干部是相当满意的。

二、群众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

   根据《平南县2018年精准脱贫产业奖补办法》,我镇今年将不再简单地发放鸡苗、猪苗等物资,统一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贫困户种植百香果、砂糖橘、沃柑等特色产业,通过这一措施,从而从根本上壮大我镇贫困户产业规模,增加贫困户收入,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政策号召,不断提高贫困户脱贫的质量,持续巩固已有的脱贫成果。通过精心的组织以及全体帮扶干部的宣传发动,我镇共有368户贫困户自主种植产业,共种植693.74亩柑橘,目前我镇租赁到土地971亩,共吸纳1000多户贫困户加入到村民合作社当中。通过产业奖补的办法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从而使贫困户有产业支撑,为贫困户增收提供新门路,使贫困户真正富起来。

三、社会爱心力量齐参与,共圆脱贫攻坚梦

   我镇历来重视动员爱心人士以及爱心企业投入到脱贫攻坚事业中,目前上海随手公益牵手平南县大千烧鹅店,到我镇新雅村、官垌村进行慰问活动,共捐赠爱心书包227份(含书包、文具、课外书),捐赠长裤79条,定点结对帮扶3户贫困学生,每生每人共资助2400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以及经济上的实际困难,共圆他们上学梦。

 

四、存在的困难,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的困难

一是“一户一册一卡”填写质量普遍不高;有的部分帮扶联系人由于在年龄、学历理解等偏差,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及传达各不相同甚至存在偏差,造成部分扶贫政策未能及时、全面地铺向贫困人口;有的后盾单位以及部分镇直单位帮扶联系人第一次参与精准扶贫,手册填写质量参差不齐,填写的方式五花八门,涂改修改的问题比较严重。二是是有的帮扶联系人帮扶不到位,存在贫困户不认识帮扶联系人的现象;根据近期我镇派出的督查组以及县上半年督查我镇“一帮一联”“一户一册一卡”的情况来看,有的后盾单位帮扶联系人没有及时登记帮扶手册,没有填写帮扶联系记录,手册登记收支只写到一季度;在询问贫困户有没有认识帮扶联系人,能不能叫出帮扶联系人时,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答不出帮扶联系人的姓名以及所在的单位。三是产业基地发展普遍较为滞后;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各行政村要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彻底消除空壳村,到2020年每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都要达到5万元以上;我镇积极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产业基地建设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发展速度赶不上全县产业基地发展步伐。主要原因是产业基地发展启动资金严重不足,我镇原有的6个贫困村扶持发展资金300万元,由于用于承包旧市场建设项目。现有的资金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产业基地的发展。四是社会爱心企业以及爱心人士帮扶力量较薄弱,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二)下一步计划

一是提高全部帮扶联系人精准帮扶的素质以及意识;建议帮扶我镇的后盾单位要提高意识,加强对各帮扶联系人的业务培训,特别是填写帮扶手以及扶贫政策的培训力度,规范“一户一册一卡”的填写,帮扶联系人进入贫困户时要加强扶贫政策宣传,使精准扶贫政策家喻户晓,杜绝出现因不懂政策错失享受的机会;针对有的帮扶联系人责任子不强,没有及时登记帮扶手册,帮扶手册填写随便敷衍等问题,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加大问责以及通报力度,并对帮扶人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约谈,杜绝把所有的责任都推诿到乡镇,杜绝造成责任不明、权责不清等问题。

二是加快使用上级拨付给我镇的产业扶持资金,彻底解决产业基地资金匮乏问题;利用大部分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加快产业报账速度,争取更多的资金注入村民合作社,同时按照县扶贫办基础设施组的要求,尽快制定村级产业基地滴灌方案以及预算,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投入更多的资金,使产业基地尽快形成规模。

三是利用媒体、墙体广告、爱心乡贤联系爱心人士以及爱心企业动员更多的爱心力量参与到我镇精准扶贫当中来,助力我镇脱贫攻坚,共圆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