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档案室保密制度_学校档案室保密制度条例

保密制度 时间:2018-09-01 手机网站

  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作用,应制定规范的学校档案室保密制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学校档案室保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校档案室保密制度_学校档案室保密制度条例

  学校档案室保密制度篇1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的保密规定,维护学生人事档案的安全,做好学生人事档案材料的保密工作。

  二、学生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在公共场所及无关人员面前谈论档案内容。

  三、学生人事档案一般不外借。确因工作需要借阅时须经主管批准。 四、查阅、借阅档案必须履行有关手续。档案管理人员须向借阅人提出保密要求,借阅人不得随意翻看无关人员档案。

  五、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档案室、阅档室,有人阅档时,无关人员须回避。

  六、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档案法、保密法规学习,定期进行保密检查,确保学生档案的安全。

  七、凡本校处室、教师相关人员,因工作需要,须经本单位领导批准,方可查阅。

  八、外单位人员查阅本校学生档案,须持所在单位介绍信和本人工作证,报教导处批准,方可查阅。

  九、查阅档案,只限在档案室内。组织、保卫部门需将档案借出时,要填写借阅单,经教导处主任批准,借阅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

  十、借阅者要爱护学生档案,阅档时严禁吸烟,严禁对档案材料进行涂改、圈划、批注、撤消、抽页等。

  十一、借阅者必须自觉遵守保密制度,不准泄露档案内容,要妥善保管档案,阅后及时送回档案室。

  十二、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检查被借阅过的档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档案安全、准确。 十三、对学生档案中的相关材料,一律不提供复制、摘抄,管好学生档案。

  十四、档案管理人员认真做好毕生档案的整理、转递,要及时、安全、准确转递好毕生档案。

  学校档案室保密制度篇2

  为加强我校档案工作的整体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作用,结合我校档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以下制度。

  1、档案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学校历史、反映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指定专人管理、监督与检查。

  2、档案管理人员要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严格实行安全制度,定期检查档案,做到“七防”工作(防火、防光、防尘、防虫蛀、防盗、防高温、防水),确保档案资料完整、规范。

  3、各类档案分门别类,科学管理,有效有序,方便查找。

  4、学校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文件清楚,字迹也必须清楚,各项签署要完备,符合文件归档要求。

  5、学校形成或接收的文件材料,档案管理员应及时收集分别立卷归档,集中统一管理,不得由个人分散保管。凡参加会议所发需归档文件,会议结束应立即交档、归档。

  6、档案进出应仔细清点,做好移交工作,案卷调用后应准确无误地放回原档案柜。

  7、进档案室查阅资料时,查阅者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抽烟。查阅人要爱护档案,不得撕页、涂改。

  8、所有档案均不得外借,如果外借必须经过学校领导批准方可外借。

  学校档案室保密制度篇3

  一、档案材料是学校建设和发展是宝贵财富,保守机密是档案工作者的光荣职责,档案工作者要严格遵守《档案法》,提高警惕,坚持原则。树立严格的保密观点,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档案的绝对安全。

  二、档案工作者是机要人员,对机密机密要守口如瓶,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不议论档案内容。不准将档案私自带出室外或借给他人。必须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记的不记。

  三、非档案室人员,不经允许,不准私自进入库房,更不允许开柜查找或随便翻阅案卷。

  四、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制度。凡查(借)阅档案的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并妥善保存,用毕归还,不得私自转借、传阅。凡需借阅具有密级的案卷须经院长办公室主任同意后方可借阅。未经同意,档案不得携带出单位,更不准在公共场所阅读。

  五、借阅案卷必须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制度妥善保管;退还的案卷立即放入柜内,以防丢失和泄密,工作人员离开岗位要上锁。

  六、调出的档案材料,不准带入公共场所,不得和无关人员谈论档案内容,要妥善保管,用后及时退回。

  七、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业务,定期认真地清理检查档案库存情况,发现缺损、遗失或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迅速追查处理。

  八、档案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或调出本单位,必须按涉密人员要求严格遵守和办理有关移交手续,交出全部所管资料,不准泄露所知秘密。

  九、清理鉴定销毁的案卷,必须填写“销毁清单”, 经征求立卷人意见后,由校保密委员会签定,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销毁。

  十、凡违反本条例规定者,将予以严肃批评,造成后果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猜你喜欢: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