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采购部
1. 采购资金管理透过谈判协调,合理规划供应商付款周期,以促进公司内部营运资金顺畅调度。
2. 采购物品分类管理
制订各种采购物品的分类标准,统一采购物品的名称与编号。
3.采购计划
3.1 根据生产及经营需要,了解各项原辅材料的消耗和库存的情况,合理制定采购计划,满足营销、生产、办公及其他经营活动的需要;
3.2 负责合理控制物资库存,不断提高存货效率;
3.3 及时与财务部沟通并提交合理的采购付款计划,确保资金调配的合理有效。
4.供应商管理
4.1 透过各种渠道开拓符合公司经营需求的足够数量的供应商,同时作好供应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4.2 作好供应商资质评估及分级动态管理。
5.采购合同管理及执行
5.1 透过采购沟通与谈判,及时提供申请部门提出的符合质与量需求的物品;
5.2 做好采购合同的拟定、保管等工作,并跟踪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
5.3 负责货物的接收及货款的结算工作;
5.3 负责在出现交货/质量等问题时与供应商进行交涉,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
5.4 采购交期管理
5.4.1 选择合适的运输供应商,合理制定运输计划,确保运输安全、及时、准确,有效控制运输成本;
5.4.2 负责处理运输质量事故,办理运输保险的索赔、理赔、冲账等事宜。
6.采购成本控制
灵活应用各种商业手段,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合格的商品,确保及时交货,实现综合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7. 帐务管理
7.1 及时做好采购业务的报账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
7.2 做好供应商往来帐的登记和整理工作,并与财务信息相一致。
8. 主材价格市场趋势分析
9. 新型材料提供及试样
十三、财务部
1. 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
负责系统建立财务控制、确认、增值、比较四大财务体系,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财务四大体系有效落实执行。
2.预算管理
2.1 负责制定公司的预算管理制度并组织公司各部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
2.2 负责编报预算报表;
2.3 负责预算管控、预算分析及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
3.财务经营分析与管理
负责定期或不定期提供财务三张报表及其他报表,进行财务分析,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财务支持。
4.会计核算与帐务管理
4.1 负责财务会计核算完整、真实,并及时准确提供财务相关报表;
4.2 负责财务各项帐务管理。
5.资产管理
负责制定公司的资产管理制度,主持公司的资产管理和盘点工作,并对公司的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6.成本管理
负责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
7.资金管理
7.1 负责资金的筹措、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及财务风险控制,确保资金安全;
7.2 负责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业务管理。
8.出纳、现金及银行往来帐管理(含员工薪资发放)
9.财产险及税务管理
10.费用报销审核与管理
10.1 负责按政策起草报销有关规定文件;
10.2 负责公司日常费用报销审核与管控。
11.综合统计
11.1 负责制定相关部门统计规范并辅导统计员有效执行统计规定;
11.2 在保密的原则下,负责为相关部门及时准确提供各项财务分析数据。
十四、生产管理部
1.生产计划
1.1 营销需求计划执行
根据营销部提供的营销需求计划,合理制定生产部门日排产计划,负责打码作业,并协助与监督生产部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1.2 生产物料需求计划制定
1.2.1 规范ERP系统流程,确保ERP数据准确更新。整合供应链相关职能部门,规范采购订单、到货入库、采购物资退厂、领料、缴库、在制品入库、销售订单、销售出库,销售退货等流程链接点的人、单据、时间点,维护与优化ERP系统流程,确保ERP系统数据责任到人,更新有据,实时准确;
1.2.2 管理长、中、短期生产计划及物料需求计划,跟进生产进度,确保满足订单需求;
1.2.3 按月、周销售计划需求量实时制定生产性物料采购计划,并监督采购到货率及合格率,及时调整差异部分;
1.2.4 库存周转率管理。管理成品、半成品、五金备件、化工材料、包材等库存滚动时间,建立各品类安全库存及库存短缺预警机制,降低库存成本。建议并跟进呆滞品库存的消化与处理;
1.2.5 跟进市场需求分析,建立长、短期的采购成本、采购周期、采购质量的战略和建议;促进供应商管理,确保采购质量,缩短采购交期,降低采购成本;
1.2.6 合理排备付款计划,改善资金流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2.7 整合供应链相关职能部门,优化发货计划、生产计划、库存计划及采购计划链接,确保满足市场需求,保障生产有序进行,提高运营效率;
1.2.8 仓储、运输物流绩效与数据分析管理,优化物流作业效率、流程,降低储运成本并改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建立盘点制度,规范仓储账、实管理,确保账实一致,合理规划库容及仓库设置,提高装卸效率;整合原纸、包材等大宗采购物资运输及成品、半成品销售配送业务,合理化组织运输业务,降低运输成本;
1.2.9 部门预算编制及管控。
1.3 生产成本核算与管控
1.3.1 负责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目标,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进行逐层分解,分析生产部门中各类消耗,制定合理的生产经营管控目标,以确保公司经营目标的达成;
1.3.2 对于未达成生产目标的部门,由生产协调部每月组织召开经营检讨会,由各生产部门分析原因并对策,生产协调部负责跟踪落实。
2.开单
2.1 销售订单接收管理
2.1.1 根据销售订单需求,及时收集整理配发货执行;
2.1.2 定时与公司财务对接客户往来款情况;
2.1.3 实时与计划对接,按需组织生产。
2.2 发货跟催
2.3 销售单据管理
2.4 客服管理
客户资料管理,客诉及售后服务协调处理,并跟踪落实改善,提高客户满意度。客户订单接收并执行,跟踪订单完成进度。
2.5 销售数据分析
3.仓储
3.1 库容规划与管理
3.2 材料、半成品、成品入库管理
准确核定物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及质量,做到物料与单据相符。
3.3 库存管理
按物料储存条件合理存放,定期盘点,标识准确,做到物、帐、卡相符,确保物资的妥善保管。及时准确向相关部门通报存货信息,按安全存量及时发出警戒信息,提醒需求部门及时请购,确保物料满足生产计划安排。
3.4 出库管理
根据领料单据做好物料及成品的发放,按先进先出原则确保物料和成品不变质。
3.5 货物装卸与搬运
根据货运计划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装卸与搬运工作。
3.6 仓库安全管理(防火、防盗、防潮、防台)
4.物流
4.1 配发货管理
根据配发货计划,及时组织车辆,合理配送。
4.2 物流方案的规划
按年度预算,制定和不断优化物流配送方案,实时更新新增区域的运价,保证结算费用合理。
4.3 物流费用结算
4.4 物流数据分析
分析年度、季度、月度物流配送及时率,货损、货差损坏率,物流费用控制率。
十五、生产部
1.生产计划执行
根据工序派工及生产工艺的要求,按时按量完成生产计划,实现及时交货。
2.产品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稳定并提高产品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3.设备管理
3.1 设备自主保养、点检与定期维修;
3.2 设备故障维修与设备技改;
3.3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
4.车间安全、消防及5S管理
遵守公司各项安全生产及消防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作业安全及职业健康,保护公司财产的安全,确保生产现场整洁有序,实现生产现场的5S管理。
5.生产成本控制与生产效率的提升
5.1 优化生产成本构成,杜绝各种浪费,实现企业成本领先的战略目标;
5.2 透过各种管理方式及技术改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6.物料领用及在制品管理
通过对在制品以及原辅材料的合理管控,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7.生产汇报及统计
7.1 制定生产报表、工作月报、工资统计报表;
7.2 建立生产报表,每日与ERP系统核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7.3 每月定期完成生产部门上个月度工作月报;
7.4 每月定期完成生产部门上个月度工资计算,并及时核对,确保工资金额的正确性。
8.生产工艺技术管理
8.1 负责制定各生产线的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
8.2 负责现场工艺技术质量问题的解决;
8.3 负责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开发/改进的跟踪;
8.3 协助调查质量事故和用户质量异议。
十六、品管部
1.质量管理(QM)
1.1 掌握产品质量状况,分析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制定质量控制措施,指导质量改进,实现质量管理目标,满足客户的需求;
1.2 透过质量管理手法与工具,组织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检讨分析;
1.3 质量意识/观念的宣传与培训。
2.供应商质量保证SQA(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通过制定《质量保障计划》、开展产品检查、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计、跟踪质量问题处理、对质量水平进行度量和报告等手段,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
3.进料检验(IQC)
建立科学可靠的抽检方案和验收制度,完善各种检验方法与手段,对公司购进来料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来料的质量。
4.生产过程检验(IPQC)
建立、完善产品检验方法与检验标准,严格执行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稳定产品的生产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5.成品装箱前检验(FQC)
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对产成品进行检测验收,确保交付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6.仪校管理
通过对公司检测、测量仪器的管理及周期检定,确保公司使用的检测、测量仪器符合国家、公司的使用要求。
7.ISO 9001质量体系管理与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计量测试管理体系的有效建立与维护
7.1 根据体系标准的要求及管理过程的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计量测试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进行制定和修订,确保体系文件系统符合规范,促进体系管理持续改进;
7.2 组织体系的管理评审、内审、体系日常检查、协助配合外审等活动,确保体系运行持续有效;
7.3 管理目标指标的监督运行;
7.4 向各部门发布体系运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