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台,就是巡抚,从二品大员,加上兵部侍郎,那就是正二品的官职。
抚台也是对巡抚的尊称,通常指的是管理一省的事务的官员,人们也许以为清朝每一省都会设置一个巡抚,实际上并非如此,清朝大约有十二名左右的巡抚,比省份的数量要少得多。
其理由是,大多数省份都在总督的掌管之中,而总督所在的地方省份则不设置巡抚,而在非总督所在地的其他省则设置巡抚,简称为督抚不同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如此)。
因此,这一时期巡抚与总督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是清政府为避免地方官员过分专权而采用的一种钳制的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巡抚级别不如总督,却又不是上级的关系,都是向朝廷汇报工作。
清朝督抚制度的概述
督抚体系是清朝治理地方最主要的一种官僚体制,尽管清廷允许督抚之间相互制约,却也不能完全信任,初期没有把兵权完全下放给督抚,例如,八旗的将军制度和绿营的提督制度,这两种军事体制都与督抚体制平行,相互制约,直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八旗、绿营败落,地方督抚才完全掌控了地方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