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失业保险;问题;制度;对策
在国家规定的制度中,失业保险是其中重要一种,国家针对处于失业期间的职工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以此为其提供经济帮助,从而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同时还利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不同方式和途径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环境和条件,促进其再就业。随着《》的颁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开始相对规范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行,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一、国内失业保险存在的缺陷问题
(一)体制缺陷
就制度设计方面来看,国内《失业保险条例》仍然存在较多缺陷,其中保障水平以及保障范围无法覆盖社会基本需求是突出表现。
首先是覆盖面还可扩大,制度推行范围偏窄。由《失业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可知,该条例中的失业保障对象涉及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及私营企业,尚未纳入行政机关。除此之外,农村区域能够享受有限失业保险待遇的合同制工人也仅有少数,规模日益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同样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其次是保障水平过低。在制度设计方面,《失业保险条例》还表现出另一个缺陷,即过低的失业保险给付标准,这主要是由于保险金发放额度直接关联于企业标准工资。就目前来看,国内仅占工资额度的25%,而世界其他国家大部分替代率约占到工资额度的40%~75%,相比较而言,国内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平相对较低。除此之外,国内保险金计算方法也有不合理之处,导致失业人员难以通过保险金领取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二)在筹集资金方面难度较高,压力较大
保险金缴纳不及时,应有的保险金额度不足,必然会对失业保险体系运转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但通常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劳动力供给处于高峰期。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国内城镇失业率也持续升高,国内就业形势在现阶段依然较为严峻,因此在资金支出方面存在较大压力。
2.保险金欠费问题日趋严重。当前一部分国有企业保险金严重欠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失业保险条例》中关于失业保险金缴纳的固定金额并不高,对于企事业单位和其下属参保职工而言是完全可以负担的,然而仍然有很多单位拖延欠费,其中有不少是故意拖欠,但也有因经营困难、处于亏损状态而无力缴纳,因此造成保险金存在较大缺口。
3.非国有企业缺乏参保积极性。一部分非国有企业自身员工流动性较大,因此缺乏参与失业保险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在参保时仅仅针对少数员工投保,对于企业下属的农民工、临时工等失业风险较高的群体则不予参保。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因素会影响保险金筹集,如企业停产、破产状态下也会停保;而少数用人单位未遵循用工规范,因而拒绝参保;也有不少企事业单位未足额缴纳保险金,工资标准与征缴额度严重不符。
二、国内失业保险的完善策略
(一)适当扩大覆盖面和实施范围
随着国内三资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个人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各类非正规就业人员基数也逐渐增多,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改革现有失业保险制度,适当扩大覆盖面和实施范围,将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集体企业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职工纳入失业保险体系中。
(二)有步骤地提高失业保险水平
针对失业群体,为其提供生活基本保障是失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标所在,同时也是其基础目标。而要想为失业群体提供足额的基本生活保障,必然需要有足够高的资金支撑力,因此应合理评估当前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平,并视具体情况予以适量提升。在提高失业金给付标准前不仅需要评估企业缴费能力,同时还应根据国家财政保障能力来推行。所以在确立给付标准时务必要遵循慎重、科学原则,考虑多方因素逐步提升失业保险水平。
(三)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努力,为失业保险筹资提供保障
就失业保险制度而言,筹集失业保险金是其核心所在,而首要问题即经费来源。国内失业保险金的筹措原则是由政府、企业以及个人三方按一定比例承担,所以从业者个人应积极缴纳自己应缴的的费用额度部分,而企业也不能推诿拖延,以各种借口和理由拒绝缴纳失业保险金。由此在政府主导下,三方共同参与,积极配合,为失业保障金资金来源提供有效保障。
(四)统一管理体制,提高统筹层次
现阶段国内失业保险层次较低,保障范围较小,在失业风险面前缺乏有效的抵抗能力。所以政府应逐步扩大失业保险金统筹层次,将其拓宽到省一级,同时为其建立相应的统筹管理体制,由专设管理机构统一进行管理,并逐步推进收取支付标准规范化,增强失业保险机制对于失业人群的保障能力。与此同时,还应采取有效措施针对基金管理以及监督检查制度加以健全完善,推动基金管理的科学化。此外应进一步协调财政、民政以及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确保失业保险制度在政策设计、资金统筹与安排、保障标准设定方面能够相互衔接,确保合理陛。
三、结语
就世界范围而言,事业问题已经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陛、经济性问题。我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保险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必须立足于国内实情,从实际出发,对现行失业保障制度予以改革和完善,多方努力,统筹管理,为国内失业人群提供生活保障,推动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