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的就业环境,我或许会建议大家谨慎考虑离职。202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惊人的1222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同时,互联网Al数据检索显示,2023至2024年间,全国有近280万家企业倒闭或面临困境,318万家个体工商户关门,240多家上市企业面临破产清算,近8亿人负债。此外,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新注销、吊销量达到了惊人的106万家。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三银四”和“金九银十”的求职黄金期已不再如往昔般繁荣。投简历如同石沉大海,面试屡屡被刷,好的岗位更是稀少。世界各地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国际商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裁员不断。与此同时,青年人失业率起伏不定,就业压力急剧上升。
目前,中国就业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大学毕业生人数创新高,青年人失业率仍居高不下,且有加剧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年数据显示,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数值在15%~4%区间内波动,给2025年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他们而言,毕业可能意味着直接面临失业的困境。
后口罩时代的失落
2025年,后口罩时代的就业环境依然严峻。与之前期待的“过了口罩,一切会好起来”形成鲜明对比,如今我们似乎被困在了一个巨大的失落感之中。三年的疫情,两年的经济调整,让我们的最佳年华似乎停留在了2018年,那个似乎遥不可及的过去。
全球大环境的不确定性、资本的谨慎态度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共同加速了市场的冷却。在这个背景下,中小企业成为了最受冲击的群体。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采取开源节流的策略,甚至有些公司直接裁员50%~80%,只保留核心运维人员,以保证业务的最低限度运营。
然而,这些创业者们内心深处,比谁都渴望经济的好转,团队的发展,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深知,活下去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在求职市场上,35岁似乎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许多有形和无形的职场歧视,让这个年龄段的求职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互联网职场中,焦虑情绪弥漫,“我35岁了怎么办”成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最近两年,许多人都有一种感受:身边的事物和人似乎都变得越来越“卷”。职场,这个典型的金字塔结构,每年都有新血液注入底座,然而往上晋升的机会却在不断缩减。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这种趋势尤为明显。随着红利期的结束,公司的发展模式从粗緷转向精细,岗位需求减少,上升空间受限。
今年,我向身边多位年近中年的职场朋友询问了他们的感受,发现无论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职场环境的恶化。其中一位最近被裁员的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公司业务调整导致部门裁员,而他恰好身处其中。他曾试图寻找内部转岗的机会,但其他部门也在裁员,最终他只能选择离职。面对每月的房贷、车贷以及家庭支出,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和考研大军的数量却在激增,大量高素质人才涌入就业市场。这种供需失衡加剧了职场的内卷现象。资源有限,竞争无序,使得许多职场新人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压力。
有人选择辞职创业,试图打破这种困境,但创业之路充满了未知与风险。也有人选择留在舒适圈内,但无论选择何种道路,都需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风险。一旦遭遇不可预知的事件,就可能面临财富的巨大损失甚至破产的危机。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职场老手还是新人,都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职场环境。同时也要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务和生活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然而,就在一家人出院回家的喜悦中,父亲的伤口却突然化脓,紧接着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以及切口感染等严重问题。无奈之下,父亲只能再次被送入ICU接受治疗,每天的治疗费用少则两三千,多则五六千。医生向吴先生透露,如果选择保守治疗,父亲在短期内可能面临生命危险,甚至可能无法撑到下周末。而如果决定进行开颅手术,虽然康复的几率渺茫,但花费高达一百万也可能最终人财两空。
尽管吴先生和妻子都有稳定的工作,父亲也参加了医保,但医保所能覆盖的部分极为有限。面对后续庞大的治疗费用和康复支出,这个普通的双薪家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节省开支,吴先生六七十岁的老母亲选择在医院长椅上度过每一个夜晚,而非入住旅馆。看着母亲年迈却还要承受这样的苦难,吴先生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无奈。
在种种考量与纠结之下,吴先生决定通过发起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父亲的命运,希望网友们能给予意见。然而,这一决定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人理解他的困境,也有人认为他应该竭尽全力去救治父亲,而不是让一群陌生人来决定他的生死。
在我看来,无论最终选择如何,这个困境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在有限的资源下,当老人与小家都面临困境时,成年子女往往会面临艰难的抉择。这种抉择不仅仅关乎道德和良心,更关乎家庭的未来和生活质量。
不敢想象
如果有一天我遭遇不幸,年长的父母将如何安度晚年,而孤身一人的伴侣又该如何独自支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这些困境无疑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沉重的打击,但其中有两点是我们能够掌控的:首先,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其次,我们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来应对这些挑战。
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无疑是应对生活中诸多不确定因素的重要保障。在我们的教育行业人才服务品牌运营过程中,接触到了众多招聘方和项目用人方,也发现了许多优质的就业机会。然而,超过三十五岁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不利,尤其是那些非管理岗位的求职者,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运营方面都可能受到歧视。当然,如果求职者具备卓越的职业技能或特殊资源,那么他们或许还能获得一些机会。
相对应的是,对于那些超过三十五岁的求职者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如果没有突出的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在求职市场上将很难获得优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只能坐以待毙。事实上,仍然有许多人在三十五岁之后依然能够取得显著的成就。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往往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清晰的规划,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以应对职场中的各种挑战。
在这个AI时代,就业市场已经变得愈发严峻。许多人的工作因为AI技术的崛起而受到威胁,这无疑给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个时代的挑战也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我们才能在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中立足。
所谓的职场瓶颈期,其实质在于个人的停滞不前。在成长、认知、技能等多个方面,如果我们缺乏进步和提升,那么我们很容易被新人所超越。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应对职场中的各种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保持危机意识至关重要,毕竟安乐之时亦需思危。在许多情况下,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都相似,但在每个阶段,总有人能脱颖而出,这背后往往是他们的努力所致,而非偶然。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而言:
应摒弃躺平心态,拓宽就业视野,明确自身定位,不断提升技能水平。积极尝试,放低姿态,踏实学习与工作,多学多看多实践。
对于许多职场人士来说:
在当前环境下,择业或跳槽可能并非最佳时机。因此,不建议轻易辞职。建议稳固自身基础,积累经验,调整期望值,避免不必要的变动,平稳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愿我们都能保持初心,不断自我提升,成就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