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动互联网发展和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也正迅速形成巨大规模。在用户方面,伴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终端用户规模,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超过8亿。
3G的发展和WEB2.0技术的提升,使得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快速发展。目前,核心人才稀缺是移动互联网企业遇到的最大瓶颈,其中以中高端技术人才为主。根据众达朴信《2014年移动互联网行业薪酬调研报告》显示,参与调研企业几乎都对技术岗位人才有需求,其中安卓开发工程师需求最为强烈,超过85.8%的参与企业表示对此类人才有需求,紧随其后的是塞班应用工程师、IOS工程师、SE架构师等。2014年我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开发人员需求量是200多万,但实际从业人员不到70万,差距悬殊。
同时,随着移动应用的深入,以前仅限于移动终端Native APP开发的模式已逐渐被APP+WEB服务的综合模式替代,移动终端的应用必须和后台的WEB服务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和WEB服务端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因此,掌握WEB后台服务的技能的软件开发人才必然是移动互联网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工作室教学模式特点
工作室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德国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并被用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该模式强调“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理念,提倡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
工作室教学模式自由开放,课堂以项目制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师由教学主导的角色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合作的、探索性的帮助者的角色。同时,实现了综合跨专业合作式的教学,淡化“专业”的概念,逐渐弱化个人设计师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以工作室为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并加快学生就业适应力。
3.移动互联网技术实训要求
移动互联网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与该技术相关的课程教学方法必然要区别于其他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在汲取基础理论教学中积累的有效方法的同时,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技术、新知识。
3.1 创新教学理念
在实训过程中,除了要理论联系实际,更重要的是发扬移动互联网的“开发、分享、互动、创新”的精神,彻底打破旧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项目为驱动,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及提交的项目成果来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并以此作为判断学生是否完成课程要求的核心指标。
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移动互联网时代也给校企合作带来了新模式,校企合作将充分调动各自的资源,实现产学研结合和优势互补,为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4.工作室教学模式在实训中的应用
为在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中应用“工作室模式”,从 2011 年以来,笔者所在的高博软件学院启动了该教学模式的试点,建立了手机靓妆工作室,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场所,该工作室有一个固定、独立的空间,由一名专业老师负责,且由该老师负责组织和实施工作室的实践项目和日常管理。虽然该教学模式还不能算作完全意义上的“工作室模式”,但学生报名参加这种工作室的积极性非常高。
目前,工作室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①校企合作,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参与完成企业的相关项目,专门针对性地培养与其对口的人才。②组织学生参与计算机相关学科的竞赛。
工作室模式为学生独立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在此环境下,学生能更加直接地体会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在这方面的提高,同时,教师的参与既能辅助指导学生,也为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好的参考依据,进而更好地促进整个专业的教学实践工作。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正好契合了移动互联网的实训要求,为培养具有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校企结合的方式,又为移动互联网实训提供了更为真实的企业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既提高了专业综合水平,又培养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教师在辅助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的教学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