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四集观后感:法之所向民之所盼

观后感 时间:2018-06-30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四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专家点评,系统梳理了司法改革的前因后果和取得的重大突破。无论作为社会普通一员,还是作为银行法律人员,从中都切实感受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越来越坚固。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如何防止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首先给出的答案,就是抓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让法院成为司法的中心,让法官成为审判的中心,有权判案,敢于判案,公正判案。与之相适应,建立健全司法员额制、职业保障制,以及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为“法治中国”夯筑起更加符合司法规律的体制框架。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司法公开成为了司法体制改革中又一个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司法系统大力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截止到今年2月,中国裁判文书网访问量突破62亿人次,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网。司法改革三年来,“两高”工作报告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赞成率不断攀升,2017年同时获得了91.83%的赞成率,双双创下了历史新高。这折射着民意的表决器,给出的是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感受。

  农业银行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全面推进“法治农行”建设,但为违法犯罪和违规经营行为屡禁不止、多发频发,为什么案防风控仍是我行面临的最大挑战?通过政论专题片,个人认为,“法治农行”建设也要牢牢把握两点:主体责任制和立体式监督。主体责任制方面,不但要建立完备的内部制度体系,为每位员工的行为指明方向,建立标准;更要强化有力的执行体系和严密的制约体系,对各级行、各部门执行制度情况予以考核评价,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予以严肃问责,让不法人员不敢违规不能违规,逐步实现全体员工不愿违规不想违规。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要建立健全“五位一体”的党内监督体系,农业银行法治建设也要强调立体式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尤其要打一场全员参与的“人民”,让违法违规风险无处“藏身”。“法治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要通过强化教育和立体监督,逐步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员工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今天的梦想,就是明天的未来”。在当下的中国,司法改革蹄疾步稳,深入推进。作为银行法律人员,更加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将以微薄之力,为“法治中国”建设,为农业银行改革发展事业,作出应有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