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是导演张艺谋根据艾米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七十年代的纯洁情故事。范文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山楂树之恋观后感,仅供参考。
山楂树之恋观后感篇一
“山楂树之恋”,我最初阅读过原著,也欣赏过电视剧版,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还是电影版。在片长有限的情况下,各种人物塑造得生动、鲜活、饱满,具有各自代表性,很附合1974年那个苍白的年代:贫穷落后凋敝的农村,随处可见张贴的各种标语和口号,人与人之间要划清的各种界限与小心冀冀地相处-----在这种浓厚的政治条件、“伦理”的年代,两个“不同世界”的年轻人相遇、相爱了。
该片中,静秋小心翼翼地接受老三交换的钢笔,小心翼翼地用一根小树枝的另一端牵着老三的手过河,小心翼翼地接受老三编派的各种理由而送的粮票和冰糖为妈妈治病,小心翼翼地换上老三送的排球队队服和塑胶鞋------她总是小心翼翼、羞涩腼腆、欲说还休。但从她凝视老三的眼神中,我却能读出她心中百转千回的爱。这就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纯情。老三呢?至死都爱地主动且倾尽全力,还要考虑周全。不能让静秋有思想上的负担,不能让旁人有闲言碎语,更不能让静秋失去转正留校这个在当时看来唯一的一个好工作。这也是那个年代的纯情,一心为爱人付出、守候。
反观现代都市的型男靓女,荷尔蒙特别旺盛,动不动一见钟情,个个像打了过量的肾上腺素似的,刚认识不到两个月,就海誓山盟,却只有少得可怜的多巴胺,维持不了天长地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山楂树之恋”无疑是给我们上了最纯情的一课,给予我们一味鸡汤。告诉我们是爱!爱是付出,不是占有。爱一个人只要一心一意对他好,明白他身上最宝贵、最闪光的是什么,在他身边默默守候与等待便可。因为,我始终相信:等待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是我对这部影片和爱情的理解与诠释。
整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到心疼、窒息、伤悲和心碎的是静秋与老三在河的两岸远远地、久久地眺望对方,老三做了一个拥抱静秋的动作,久久地保持,可惜怀中没有静秋,静秋也同样做了一个拥抱老三的动作,久久地,可惜她没能真正靠在老三的胸前。耳边似乎突然响起影片中的插曲即原版苏联歌曲《山楂树》的旋律,悠悠的---带着那亘古不变的悲伤,隔着氤氲的水雾---“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老三病塌前与静秋最后的深情告别。影片结尾处便是老三在所剩无几的意识中只能盯着天花板上那张和静秋唯一的合影。这个情节,在如今看来很老套,可是正是这种老套的情节,完全凸显出了老三与静秋之间爱情的纯真。让人看了既对他们的爱情肃然起敬,又为这段无果的爱情心碎神伤。这就是那个灰暗苍白的年代里炫烂绽放的爱情之花,它之所以精典是因为它纯粹,它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它真情热烈。
影片对年代背景还原相当真实和考究,对人物细节部分处理地相当完美与精准。看完这部影片会让我们对当下时代“纯情的缺乏”作一个深刻的思考,让我们学会在遇见爱人的时候,多一些宽容、理解,学会付出、守候,因为,爱情真的是美好的、纯粹的、至死不渝的,我相信爱情。
最后,我想引用老三对静秋的承诺作为结束语: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山楂树之恋观后感篇二
在未看影片之前,我先臆想了一下。山楂树上的山楂果,红彤彤的,像极了刚热恋中少男少女的脸庞;山楂之味,酸甜可嘉,似乎预示着青春的爱情总是在小风小中萌生。这让我想起了一段话:“爱情就像一杯咖啡,香香的飘在外面,甜甜的浮在上面,酸酸的含在里面,苦苦地沉在下面。”
再来说一下,为什么会看《山楂树之恋》吧,不是因为大导演张艺谋的名气,不是因此片宣传力度之广,更不是因此片改编自某小说。其实,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片中女主角静秋,现实生活中叫周冬雨的同龄人,像极了我的一个老,所以才会对此片感兴趣吧。
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依照党的政策,城市里的高中生,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主人公,也就是女主角也在其中。一行人跋山涉水来到农村,接见的是一村长。每两个高中生到一个农家里,轮到静秋时,只静秋一人,便去了村长家。
村长有三儿,一女,三儿子并非村长之子,是勘察队的,在部队上工作,村长把他当儿子待,既是三子。这三子便是男主角孙建新。
静秋连同老师一行人来西村坪,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编写教材,而那课山楂树,是不二选择。
那是一棵不平凡的山楂树,在抗战期间,有不少烈士将一腔热血洒在了树上,山楂树的花本是白色,可历经烈士血染后,开出了壮美的红花。
静秋第一次与建新见面,缘于歌声《山楂树》,两人一见如故,开始了一段史上最纯美的爱情。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山楂树5,6月开花,而静秋4月便要回去,建新不舍,静秋亦是,在相处的这些时日,对静秋而言,是一生中最美好的。
静秋家贫,父亲是右派,家中还有一弟,一妹,生活拮据,母亲在校劳改,地位低下且不受尊重。
静秋为了争取一个留校名额,很努力,而建新,总是时不时帮助她。
并非日久生情,却是岁月见证。当静秋说出母亲不允许自己25岁前谈恋爱,建新说我等你到25岁,静秋又说,若25岁还不能呢?我等你一辈子。
当二人还处在爱情的甜蜜时,殊不知甜蜜是有保质期的。
建新得了白血病,并已病入膏肓,静秋穿着建新给她买的布织的衣来见,红似山楂树的衣服,很美,只是病榻的青年,已不能张口说那三个字,而是一滴热泪代替了它。
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只遥见那一堆情骨,
化作凡尘更护花!
喜欢这部影片,纯美的爱情,凄伤的结局,以及那淡雅的山楂树。
片中有一段情节,仍记忆犹新。两人过河,要过的是一段崎岖的河路,建新要牵着静秋过,静秋不依,羞涩不已,建新便找了一节树枝,一大手,一小手,中间的一树枝成了媒介,过了河后,大手一点点挪移,终于握住了小手。
很温馨的画面,很动人的情节,但今时今日我们已无福消受了。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现在,一个男人,无车无房,便被下了失败书,这可无论你是潜力股,还是爆发股,现实就像一把利刃,插进了心口,无声无息,却痛彻心扉。
每个人都渴望一段唯美的爱情,如故事中的一样无论出身,家庭。。。。。。在一起就好。
泰戈尔的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哲人的话很经典,但我等却不一定要听之任之。既然有距离,那就缩小它,缩小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口,你不说,即使天知,地知,你知,她(他)却不知,有何用?古诗中的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很多人恐怕不知下句,无情人终成陌路。
青春,像青涩的的一枚山楂果,过了这期,便无那香了。
山楂树之恋观后感篇三
很少写观后感了,看了这部电视剧不得不写几句。因为这部电视剧对我触动很大,还是忍不住来几句。
知道《山楂树之恋》这部小说,但是一直没看到,最近在《无棣电视台》看了几眼电视剧《山楂树之恋》,就让这部电视剧迷上了,每集我都是留着眼泪看的。并不是这部电视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是男女主人公那种纯粹的爱情,那种爱人爱到骨子里的情感让我震撼,现在这种纯粹的爱情真是太少太少了。
电视剧《山楂树之恋》讲述了一段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爱情故事: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家庭成分不好,静秋一直很自卑;而英俊又有才气的军区司令员之子老三却喜欢上了静秋,甘愿为她做任何事。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据了解,这个令所有读者心酸落泪的故事完全是真人真事。老三死后的三十年纪念日,静秋将三十年前的回忆录交给了好友艾米,请她写成小说,但小说中的对话大多是静秋原文。这部电视剧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一份纯粹的温馨情感,希望有一个人在自己身边无怨无悔的守护你一生,并不需要什么山盟海誓,只需心甘情愿的互相爱慕着。剧中的老三就是这样一个男人,老三对静秋一直就是那种心甘情愿付出,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老三把静秋的生命看成自己的生命延续,他为了静秋可以舍弃一切。老三说:只要你活着,我也还活着。若是你死了,那我就真正死了。这种爱到极致的情感是一种情感?谁又能遇到这种爱你的人?故事是发生在七十年代,在哪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是很保守的,所以,静秋一直不敢敞开心扉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一直怕人们知道她的恋情,所以,老三一直都是在等待一份甜蜜而酸涩的爱情。无论静秋怎么让他等待,老三一直无怨无悔的等待着。当静秋说出:喜欢你来看我,我想你,我非常非常想你。这是老三一直盼望已久的话语,这也是老三最重要的话语。他进入弥留之际的几天里,医院已经停止用药、停止抢救了,但他一直咽不下最后那口气,闭不上眼睛。他连死都能拖延着、等待着,这是多么执着的等待啊,爱到极深时,等待成习惯啊!
我敬重老三,更羡慕静秋,他们的爱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让我明白就在自己身边时,一定要牢牢抓住,才不会留有遗憾!“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无论社会怎么样进步,怎么发展,我都相信,每个人心里仍然渴望获得一份真挚的爱情,即使这份渴望是份理想或是憧憬,每个人仍乐此不疲,这就是爱情的魅力!无论它带给我们的是甜蜜或苦涩,是激情或平淡,都在我们心中留下最深的一笔,成为我们记忆中永远不能磨灭的回忆!
想起了一句经典爱情语录:叫老婆很容易,称太太也不难,但喊声老太婆却是一生的承诺。一生的甜蜜爱情人人都向往,那就让我们在经营自己的婚姻时,多一点耐心,少一点花心,多一点担当,少一点计较吧。只要相爱,就携手一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