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鲁迅生前曾在许多地方居住过,所以现在鲁迅的故居有绍兴、上海、广州、北京等多处。范文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鲁迅故居观后感,仅供参考。
鲁迅故居观后感篇一:不曾陨落的星
不知不觉,转眼间就已是第五天了。时光从不因欢笑放慢脚步,也不曾为我们的眷恋而丝毫停留。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着,静静地流淌在如诗的岁月。直到此时,我才如梦初醒般恍然惊觉,美好的社会实践之行竟已接近尾声。多少的话没有说完,多少的景没有看够,多少个烟朦胧的江南梦不愿醒来。可是无奈,下午就要告别。想到这里,我要再好好看看,每一秒钟的流逝都是倒计时,我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瞬间。于是,还有半天时间,迎着清晨的朝阳,我们再一次踏上征程。
绍兴,碧水青山,人杰地灵。自古便人才济济,名士辈出。蔡元培,王羲之,周恩来,秋瑾......每一个闪闪发光的名字,都为绍兴的历史别上了一枚金灿灿的勋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生在绍兴,长在绍兴,也绍兴,痛也绍兴。绍兴与他,他与绍兴,已经血脉相容,密不可分。绍兴造就了他,他,则成就了绍兴。这个人,是鲁迅。
今天,我们来到的是位于绍兴城内的鲁迅故居。是周家位于绍兴的祖宅。包括五大区块:以鲁迅祖居、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等核心的鲁迅青少年时代环境展示区,清末民初绍兴市井生活风情和鲁迅作品人物场景展示区、鲁迅文化研究展示区、绍兴传统商业区、服务区。故居原为两进,前面一进已非原貌,周家的三间平房已被拆除。后面一进是五间二层楼房,东首楼下小堂前,是吃饭、会客之处,后半间是鲁迅母亲的房间,西首楼下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西次间是鲁迅诞生的房间。楼后隔一天井,是灶间和堆放杂物的三间平房。
我们在多少年来已被磨的光滑了的石板路上走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着他曾无数次走过的土地。光绪七年,也就是1881年,在绍兴周家的台门里,鲁迅出生了,就在我们就下的这片青石板上。直到1898年鲁迅去南京水师学堂求学,这里,绍兴,是他一直以来生活的地方。他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度过了生命最初的17年。他在这里,快乐地奔跑,在光滑的石井栏上上蹿下跳,不怕刺地摘一颗小圆珠似的覆盆子丢进嘴里,舌尖溢满酸甜的果香;他在这里,满心欢喜的望着远方,期待着那个脖子上套装银项圈的男孩的拜访,带着一口袋的故事与海边瓜田上夜空中的星光;他在这里,一本正经地背诵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先生的教诲与书中的道理,混着墨香,萦绕在年轻的心上;他在这里,眼看着父亲病倒在床头,第一次体会到自己肩头的分量。在这片土地上,他渐渐地长大,阿长变成了周樟寿,当初的男孩褪去了孩童的稚气。至此,鲁迅成为了鲁迅,开始自己了劳苦奔波的一生。鲁迅辗转于很多地方,可绍兴,永远是他最温暖的家。
个人认为,离开绍兴后,鲁迅的人生几乎可以用不见天日来形容。鲁迅的时代,正直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危机时期,中日关系紧张。可无奈,清政府软弱无能,殖民统治进攻猛烈,国民却愚昧无知,军国主义的血雨腥风愈刮愈烈,少数知识分子想要救国却束手无策。身边的世界一片黑暗,可鲁迅依旧坚守着心中的光明,他从未停止战斗。鲁迅执笔为剑,写尽病态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希望用犀利文字唤醒萎靡的大众,毫无保留的撕开粉饰太平的面纱,让世人看清身处的世界。他为了革命事业舟车劳顿,为了真理嘶声竭力地呐喊。他竭尽所能地燃烧自己,他渴望用自己的一点星光点亮那片黑色的夜。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合一合眼睛,燃起一枝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枝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电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夜深人静时,当所有人都已睡去,这是鲁迅先生,一个人的坚守。当身边人们不理解时,当无知小人恶语相向时,当亲朋好友都不再信任时,鲁迅先生咬着牙默默地努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伟大,是平庸的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而在这样一个冷酷而举步维艰的世界,支撑着鲁迅一路走来的,是回忆。是的梦。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可记忆里的百草园,记忆里的五猖戏,记忆里手持钢叉的少年,记忆里无数个月光如水的夜,依旧仿佛就是昨天。童年,是鲁迅心底最温暖的一抹柔情。虽然,硝烟弥漫的战火把原本灯火通明的大戏台炸成了一片废墟,虽然,生活的苦难与煎熬压弯了闰土的腰,把他变得麻木不仁。故乡,早已不是鲁迅所认识的那个故乡。再也吃不到那夜似的好豆,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可是,梦还在,回忆还在。在鲁迅的心底,依旧固执地相信,总有一天,中国将不再是这样任人欺压,总有一天,故乡会变回记忆中的模样。而梦开始的地方,在绍兴,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鲁迅的那份爱,那份执着,那份对于故乡,对于祖国不曾改变的赤子之心,始终如一。他伟大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指引着人们前行,如明星般闪耀,不曾陨落。
鲁迅故居观后感篇二:游鲁迅故里有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在家庭遭受一系列变故,饱受人间冷暖后,鲁迅先生认识到社会的腐败,从而自强不息,成为了一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是去绍兴以前,在书里学到的知识。今年的国庆节,我初次来到绍兴心情十分兴奋。在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迎着人流,我们步入了鲁迅纪念馆。纪念馆的建筑与河水纵横交错,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是一座古朴而神圣、充满灵气又独具绍兴水乡风情的现代展馆。而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大型青铜坐像。坐在鲜花丛中的鲁迅表情自然,仪态从容,严肃又不乏亲切,眉宇间似藏着无限的深思。陈列厅内详细地介绍了鲁迅的坎坷人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8年,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看着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我的心中又不禁卷起一阵阵波浪,为鲁迅的一生感慨,更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所感动。
走出纪念馆,不觉已是秋雨绵绵。雨很小,很细,小得几乎听不到“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漫步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欣赏着这细雨中朦胧的白墙灰瓦、古老又修葺一新的竹丝台门,聆听着那一串串韵味十足的绍兴方言——“卖臭豆腐了!卖臭豆腐了”“乌毡帽,乌毡帽”各路游人禁不住驻足停留,来两串臭豆腐,戴一顶乌毡帽,用心体会着这浓郁的水乡风情。鲁迅当年会不会也常吃这种臭豆腐呢?
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来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形象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我的耳边似乎还有他的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谜、给他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厨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每到一个地方,都感到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地循着鲁迅的描述去感受他当年读书时的氛围。“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三味”就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额下挂着一幅栩栩如生的《松鹿图》,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大约是在揭示读书的真谛吧。走进去,我们看见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书桌极其普通,但却受到了特别的待遇,因为这就是鲁迅因故迟到,在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认真地观察着,脑子里不由得浮现出小时候的鲁迅一笔一画刻字的模样与勤勉的样子,我深深地呼吸着这里的空气,贪婪地搜索着鲁迅的声息,这里是鲁迅成长的摇篮啊。
再次走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雨还没有停,一样的小,一样的细,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一种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丝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平静的河面顿时裂开了好多条“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我忽忽悠悠漫游了一天,直至雨停了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我才回到住所。我想鲁迅的精神是光耀神州大地,为世人所传颂的,鲁迅无愧于“民族魂”的称誉。
鲁迅故居观后感篇三:进故居 走入鲁迅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阅读和学习完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后,初一年级的们分别于20**年3月17日和24日下午,参观了鲁迅博物馆,与先生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春日邂逅。
同学们怀着好奇心、带着求知欲,来到中心展厅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鲁迅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奇闻轶事。
在一层展厅,同学们围成一圈,仔细观看绍兴故居的房屋模型,津津有味地倾听小鲁迅的家族史,兴致勃勃地刻在书桌上的那个“早”字。可惜造化弄人,十三岁的鲁迅遭遇家庭变故,经济陷入困顿,父亲一病不起,少年鲁迅不得不于1898年来到免费的南京水师学堂求学,后转入铁路矿物学堂学习。与当年鲁迅年龄相仿的同学们一边读着橱窗里的文字,一边辨认着先生工整的数学笔记,不由得发出惋惜和赞叹之声。
接着,同学们跟随着先生求学的足迹,来到了日本,了解了促使先生弃医从文的“幻灯片事件”的始末。异国他乡的求学路,黑暗的社会现状,让鲁迅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回国后,鲁迅先生先后居住在北京、厦门和广州,进行小说创作、开设文学课程、创办文学刊物,参与革命论争。在上海,鲁迅与许广平组建了家庭,通过内山书店与外界进行书信来往,这一时期先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就在这一时期,孩子海婴降生了。来往的客人笑话鲁迅过于疼爱孩子,鲁迅回诗道“无情未必真丈夫,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当讲到这里时,同学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这感人的文字。
参观完展厅中的实物,师生们来到了当年鲁迅在北京的住所——“老虎尾巴”(因住所形状而得名)。同学们轻抚院内尚未开花的两棵丁香,趴着窗户向内探望屋内的格局装饰,感知当年先生的生活点滴,遥想当年先生的岁月时光。
这一次鲁迅博物馆春日之行,给同学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或许是照片中的倔强个性,或许是交往中的缱绻情谊,亦或许是文字中的广博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