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奴性
鲁迅先生曾评价中国人具有奴性,而当我翻开《四世同堂》这部巨著时,我才真切地为这一点感到悲哀,为很多国人身上那种取代人性的奴性而悲哀。
纵观《四世同堂》,不难发现不少人身上都有奴性的一面;瑞宣的忍气吞声,冠晓荷、蓝东阳等人的不知廉耻,逢迎谄媚。或许他们可悲,或许他们可怜,但最终总逃不开“奴性”二字,外敌入侵时,热血和抗争鲜见,取而代之的是耻辱的奴性的屈服与苟活,悲奠大焉。
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统治,中国百姓都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控制着,被那种唯“一人独尊”的制度束缚着。皇权蔓延到百姓生命的每个角落,你种的地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吃的饭是皇帝的“恩泽”;皇帝若要你死,你也要先“谢恩”再任人宰割。人民常年都生活在这样一种淫威之下,逆来顺受,从来未曾想过自己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从未想过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好学会了沉默地委曲求全,迷信地装神弄鬼,以及身为“一介草民”,有如草芥一般的自卑、麻木和屈服。慢慢地,在统治者的有意“栽培”下,人们独立主动的人性逐渐泯灭,而象征苟且屈服的奴性则越来越深重;媚上欺下,冷漠旁观,自私自利,内斗不断……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奴才被培育出来,太平年月,他们或许还能维持一下表面上的升平繁荣;但一旦国家有了外敌,他们就会拿出那种惯常的奴性伺奉新的主子,继续过被人奴役、践踏的生活。而且,这群奴才绝对不会表示什么反抗,那不是破坏自己四平八稳的生活么?所以冠晓荷、蓝东阳之辈才会在最混乱的时刻最张狂,国家兴亡对他们而言,不就是换个主子继续做奴才么?他们的心里从来没有过“国家”二字,有的只是争名于朝、争利于市、阿谀奉承、摇尾乞怜。遗憾的是,这样的奴性,在我们大多数国人的身上,居然都能找到踪影,这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悲哀,。
如今,皇权时代距离我们已然久远,但奴性的余毒还深藏在很多国人的思想中,但国家要富强,就必须彻底根除奴性,强化主人翁当家作主的精神,中华民族若想腾飞,必先得扫净了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