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祝福》有感

读后感 时间:2021-04-06 手机网站

读《祝福》有感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祝福》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祝福》有感1

  《祝福》由“我”的口吻介绍了鲁四老爷家曾经的仆人祥林嫂的悲惨的一生。祥林嫂先后失去了两任丈夫,儿子被狼叼走,使得她精神出现了问题,手脚也不在麻利,变得迷信。一系列的行为使其被赶出了鲁家,以乞讨为生。最终,在一片祝福声中死去……

  祥林嫂是可怜的。两任丈夫,儿子先后去世,有这样遭遇的人,她一定是可怜的,但同时她也是可恨的。她不应该把自己的遭遇一遍遍的讲述了别人,以求博得对方的一声叹息、一声安慰、或者是对方的一个可怜的眼神。是她自己一直在自讨没趣,用自己血淋淋的痛苦来作为别人的谈资,自己破灭了自己的希望,自己让自己变得廉价。她一直活在过去的世界中,沉浸在痛苦中,不懂得万事向前看,一直在痛苦中沦陷。

  另外便是鲁四老爷、柳妈等人的冷漠。鲁四老爷的封建思想与冷漠无情,使其将祥林嫂赶走了,断了祥林嫂的物质来源。柳妈则是断了祥林嫂的精神支撑,给祥林嫂的死亡加上了最后一把火。失去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吃撑,祥林嫂的死亡似乎也是必然的。

  我觉得祥林嫂的死亡在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一种解脱,毕竟“地狱的事谁也说不清”,死了最起码不在受折磨!

读《祝福》有感2

  新年的喜气还在爆竹燃放后的烟雾中弥漫,人们谈笑风生,忙着杀猪宰羊,求神拜佛,完全没有察觉到有一个人正在他们眼前死去。这个人便是祥林嫂,鲁迅笔下的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乞丐。

  鲁迅生动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受侮辱、受压迫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曾进行过不断地挣扎与抗争,但终究还是被旧社会压垮、吞噬了。不但平平安安地做人的权利没有争得,就是完完整整地保全自身的希望也已破灭。祥林嫂的反抗完全是出于自发的,她对自身的反抗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祥林嫂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旧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摧残。

  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祥林嫂死了,但究竟是谁杀害的她呢?是她婆婆还是卫老婆子?不,她们只是整件事情的导火线;那是其它的佣人?不,他们也仅仅起了推动作用;还是鲁四叔和鲁四婶?也不是,真正操纵这些人的是封建思想的禁锢,使他们变得如魔鬼一般,造成了祥林嫂的逐步沦落。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天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如果能让祥林嫂在我们这个时代再重生一次,也许她能够像现代的中年妇女一样,让自己的儿子丈夫挽着,幸福地笑着!

读《祝福》有感3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会有许多的坎坷,许多的挫折。但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努力奋斗,就一定会看到雨过天晴的彩虹。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名叫曾明悦的小女孩在生活中遭遇的一些挫折,以及她战胜困难的故事。她在小学六年级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生前去医院看他时,他还高兴的说,等病好了,就带她和弟弟去海洋馆看白海豚,但现在爸爸再也不能带他们出去玩了。她每天晚上都把自己捂在被子里偷偷的哭,当我凝望着那幅“母女痛哭”的插图时,我也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她在学校时,被同学嘲笑。妈妈一天打两份工,早上送餐,下午去面包店当学徒。但工作不怎么顺利,送餐时出了车祸,肇事车主还误以为妈妈是碰瓷的。但命运并没有将她打败—她并没有沉浸在苦痛中,没有放弃希望,而是选择面对现实。凭自己的努力撑起这个家,读到这儿,一股敬佩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小时候,我们总是生活在父母的臂膀下,体会不到现实的生活有多么的残酷,多么的无情。但现在我们长大了,不需要父母再关怀倍至的操劳了。我们要学会独立,学会面对现实,要像雏鹰学习飞那样,即使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依然保持坚强,不抛弃,不放弃。只要坚持这个信念,相信有一天,我们一定会翱翔于天际。

读《祝福》有感4

  高二之前,我还没读过原著,虽听过祥林嫂的大名,但她究竟有什么故事,我便不大了解了,当时只知道是一出经典老戏里的一个人物,仅此而已。由于"祥林嫂"名气太响,以至于自小便一直以为《祥林嫂》就是原著名字。高一暑假,一家越剧班子来我村演出,剧目就是《祥林嫂》。对于这出戏,村里年长的观众们多是不太喜欢的,比起凄凄惨惨的悲剧他们更愿意看热闹欢喜的故事,嫌这戏太冷清,不好笑。可能这也是《祥林嫂》这部戏一直鲜少演出的原因吧。不过我当时看了这戏的感受却是十分震撼的,情节的起伏、思想的波动在戏台上渲染的入木三分。戏唱完了,余兴未散,回家就在百度上输入"祥林嫂"。百度百科第一句话就给我带来了巨大惊喜——"祥林嫂是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虚构的人物"。如此悲剧却用了 "祝福"二字作标题,此刻便更因作者精湛的讽刺艺术而佩服了。

  这种讽刺艺术在我们所熟悉的另一部外国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那便是安徒生的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祥林嫂最终冻死在大年夜里,而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冻死在新年夜里,欢喜的日子里发生悲剧,仿佛在阳光下感到严寒,展现了悲剧在伤不在惨的魅力。"惨"指的是故事写了一件悲惨的事,而"伤"则是激起读者的情绪、让读者自己在阅读中感到悲伤。写一件悲惨的事情容易,可要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悲伤那便是一件技术活了,因此悲剧的"伤"比"惨"更能展现作者的功底。"女孩在夜里冻死",这只是一件悲惨的事件,读者只能感受到惨,却难以激发悲伤。而安徒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描绘她的死亡时,未曾用到一句"我好惨""我好难过"之类催泪悲情的句子,反而都是用"喷香的烤鹅"、"慈祥的奶奶"、"挂满礼物的圣诞树"、"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她脸上"这类美好的词句替代。作者虽未着墨她如何凄惨痛苦,但愈是提及这些美妙的事物,便愈是能令读者联想到她的现实是多么不幸,从而产生同情;当美好的幻象一幕幕从女孩的眼中闪现,读者们的心绪也便跟着产生波动,直至结尾潸然泪下。这便充分地达到了"伤"的效果。

  借美好衬托悲伤,这一手法不仅出现于悲剧,在喜剧作品中也同样适用。如《大话西游》,谢霆锋对它的评价是"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而一篇了不起的悲剧,其魅力就在于它让人在平淡中感受到波动、在人群中感受到孤独、在温暖的阳光里让人倍感凄凉。这比直接浓墨重彩地唠叨"她好惨啊她好惨"更能打动读者。

  至于《祝福》中的思想表现手法,又让我忍不住联想到《梁祝》、《一缕麻》等戏剧。

  就以《梁祝》为例子。《梁祝》里面有坏人吗?没有。有人要问了:马文才不是坏人吗?当然不是。很多影视剧中,为了突出主角梁山伯,总会给他树立一个boss,既然马文才是情敌,那boss的黑锅只能是马文才来背。可实际上《梁祝》整出戏里,马文才压根就没出场过,更没做过什么坏事,人家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而且他也是明媒正娶并非逼婚,那么为什么会给人一种他是恶人的错觉呢?唯一的解释是他想追求祝英台,可英台是山伯的呀,山伯又是男主啊,我们惯常的思维里男主追女主天经地义,你马文才一个暗场的凑什么热闹!啥叫暗场?就是只活在他人台词里、连龙套都轮不着跑的角色。因此在获取观众的支持上,仅从这一点他就输给了享有主角光环的梁山伯。其实,倘若把《梁祝》这一标题改叫《马祝》那么马文才显然能够获得更多的同情,观众们的骂声也会随之转移到梁、祝二人身上。细细一想,他从头到尾就不认识梁山伯、更不知道其中发生的事情,自己按照正规的流程求亲,获得女方家长批准后,正风风光光的办着婚礼等着花轿子抬家来,冷不丁听说新娘子死了,自己还凭空落下个横刀夺爱的黑锅,岂不比窦娥更冤?在《梁祝》全戏里,马文才既无刁难过梁山伯,又未逼迫过祝英台,他仅仅是按当时社会最规矩的流程求亲,未做过一件不通情理的事情,那么显然他不是构成悲剧的反派。

  既然马文才不是坏人,那么构成悲剧的坏人是谁?人们会想到第二个boss候选人:祝老爷。然而祝老爷也不是坏人。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祝老爷肯让女儿假扮男子去读书,这已经算是很开明了。同时对梁山伯也是以礼相待,之所以拒绝梁山伯也并不是因为嫌他家穷而是因为自己已经许诺把女儿嫁给马家。在这种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家庭,无故悔婚绝对是一件很缺德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家也是按照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拒绝的梁山伯。在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里,马文才和祝老爷都不是坏人,他们都是按照那个时代正确的制度、正确的流程、正确的道德方式做正确的事情,那么既然没有坏人,又为何会造成悲剧呢?这就正好引出了这部剧比其他戏剧伟大的地方:错误的不是个人而是时代。

  通常的戏剧、小说作品中,悲剧往往是由一个坏人引起的,当结尾主角打败那个坏人后就立马天下太平了。可《梁祝》这部戏里都是好人啊,为什么好人在遵循制度的同时还会酿成悲剧呢?那么原因就不是出在人身上,而是出在制度身上。是制度本身就存在着缺陷,而遵守这个不良制度的人,不过是该制度操控下的一个可悲的傀儡(包括遵守该制度去"害人"的以及因遵守该制度而"被害"的)

  与《梁祝》类似,《一缕麻》也是全程没有一个坏人,都是好人在遵纪守法,却也因此接连酿造了好几起悲剧。

  如此看来,祥林嫂的故事就与他们太相似了。她所遭遇的四叔等人也不算坏人,因为他们也是封建社会里知书达理的"文明人";她所受到的也是封建好人们"遵纪守法"所引起的悲剧。不过祥林嫂又比上述两部戏曲的主角要更倒霉一些:

  《梁祝》里头,祝老爷对梁山伯是以礼相待,后来又觉得过意不去还不停的送金送银给他。马文才压根就不认识梁山伯,更不可能刁难他。梁山伯是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不够气死的。

  《一缕麻》的男主更是人生赢家。一个傻子娶到了貌美如花的新娘子,虽然中途运气不好得了病死掉了(故事本可以就这样结束,不过如此岂不是和梁祝太过相似?)就在大家哭灵的时候,这傻子又活了,而且智商就像吃了脑白金+黄金搭档一样噌的一下从0飙升到 20。

  那么祥林嫂遇到的人显然都比他们俩遇到的要狠得许多。先是被婆婆出卖,再是被四叔扫地出门,即便是中途短暂的与老六一起的幸福时光那也是靠被婆婆贩卖这一悲惨遭遇所带来的。然而祥林嫂与梁山伯、荣少爷的不同不仅在于外界遭遇,在自身个性上祥林嫂也与他俩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不同:

  梁山伯是太过被动,什么好运厄运都是等着它来而不是自己主动出击。如果不是祝英台给他机会,他压根没有爱情;而遇到困难之后他也一点都不知道反抗、不懂得如何应对困难、没有为两人的爱情想过一丝解决困难的主意。有时候观众就会想,这呆头鹅要是主动点或者机灵点说不定就能把悲剧变成喜剧了。那么这一假设在《祝福》里得到实验:

  祥林嫂与梁山伯在这方面是很有区别的:她是知道反抗的,是动过脑子的,她为了摆脱厄运是采取过各种措施的。她不像梁山伯那样被动无主见。然而即便如此,为何她最后还是悲剧了?因此不论梁山伯还是祥林嫂,他们的问题都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制度问题。祥林嫂真正的敌人不是四叔也不是四婶,而是制度。毕竟处在这样一个社会制度下,全世界遵循该制度人都会是她的boss。如果说社会是一条江河,那么制度、礼教就是一场风浪,她陷落了封建礼教制造的漩涡里,试图游出来,然而整条江河都是漩涡,她刚从这里游出来,转眼又卷到了另一个漩涡中。虽然我们在心灵鸡汤里常看见"想要摆脱困难、求幸福只能靠自己,不要怨天尤人"之类的字句,然而在时代的波涛里,有时候问题还偏就不是出在自己身上,而是真的就出在时代上。真正能让她摆脱苦难的方式,就是等封建时代的风浪平息了,这些漩涡才会消失,她才能游到岸上。

  从上述几篇作品里,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启发:

  在畅销书中,所有的坏事尽可以由一个反派、一个坏人来做;可是在伟大的作品里,反派不一定是坏人A或坏人B,而是一整个时代的风气、制度。而遵循这些制度的好人,往往成为酿造主角悲剧命运的反派。《白蛇传》里面的法海就是典型的做了一件正确的坏事。如果悲剧只是由一个坏人酿造,那问题也就只局限于这一个坏人;而好人与制度所产生的悲剧,那便足以折射整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