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从职工养老保险(就业群体)转为居民养老保险(未就业群体)。两者区别如下 :
1、保障对象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保障城镇就业群体,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的是城镇或农村居民群体。
2、实施强度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强制实施的,是雇主、用人单位包括劳动者个人都必须按照规定缴费基数和比例来缴费的;
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强调的是由政府加以引导,政府补贴城乡居民积极参保。
3、缴费标准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领取资格、支付标准,都有相关的规定。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里却有一定的选择空间,缴费标准可以有几种选择,每年100元到200元、300元、400元、500元甚至更多。
4、筹资结构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主要缴费部分是用人单位,个人补充缴费。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供款方是政府。
5、统筹机制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的缴费部份纳入社会保险统筹基金,不记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因此,如果参保人以灵活就业方式缴费的,其中60%的个人缴费要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只有40%记入本人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没有进行统筹,不论是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还他人资助全部记入本人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6、待遇计发
两者养老金待遇都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但计发办法不尽相同。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相同的,都是以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于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二者不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是以绝对额来确定的,目前,国家规定的全国统一的最低标准是每人每月55元,各地根据经济情况有增加。
总得来说,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好处在于可以自由选择养老保险的缴费额度,压力没那么大,累计缴满15年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不好的地方就在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比城镇职工养老金低。这个方案比较适合参保时间较短的职工,无法承受一次性补缴太多年限的社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