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著名历史故事

清朝历史 时间:2019-08-27 手机网站

  清朝著名历史故事:同治”年号的奥秘

  无论如何,同治皇帝的一生都可以用“悲惨”二字来形容。六岁继位,却一直在母亲的控制下。好不容易等了十二年亲政,本想大展抱负,却又一命呜呼。直到现在,他的死都是个谜。似乎一切都由天注定,他继位时所用的年号就注定了他的悲惨过程与结局。

  1.为何发生率西政变

  1861年8月,咸丰皇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死。他的儿子,六岁的载淳在灵前继位。从这一刻起,这个六岁的小孩子就开始了他“浮沉不由己”的短暂的一生。

  新皇帝继位,第一件事就是要有一个年号。咸丰临死前,按照家法“顾命大臣”的制度,委派了八人“参赞一切政务”。这八个人是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和军 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肃顺与其他七位大臣商酌后,确定采用“祺祥”两字。几个人觉得这个年号好极了,就把它奏知了载淳的亲母—慈禧。

  这位当时的西太后看了年号,很不满意。她跟这几位大臣说:“改元是件大事。年号是怎么来的早有定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6年(1856年)。同治12年亲政。次年卒,年十九岁。庙号“穆宗”。

  规。由军机处会同内阁拟好几个,由朱笔圈定。”于是,她板起老脸来:“‘祺祥’两字当作何讲?”

  肃顺觉得如果自己回答了,这就是侮辱了自己的智慧,于是,他让大臣匡源解释给慈禧听。匡源侃侃而谈道:“此二字出自《宋史·乐志》‘不涸不童,诞降祺 祥’句。‘不涸’,就是说河流畅通,得舟楫之利,尽灌溉之用;‘不童’就是说山上树木茂盛,鸟兽。如是则地尽其利,物产民丰,国泰民安,所以说,‘诞 降祺祥’,就是吉祥的意思。”

  西太后听了半天,才明白原来是这个意思。大多年号都是从国泰民安这个角度来命名的,作为皇帝老母自然也希望天下太平。但她更希望的是,自己是否可以参政。况且,现在的天下之民还安分吗?纯属扯淡!

  她没有说可以用,也没有说不可以用。八个大臣见不对头,就在私下里议论,这个老女人到底想要什么年号呢?有人就说,其实这个年号挺好的,她为什么就不喜欢呢?

  是啊,她为什么就不喜欢呢?

  八大臣还在这件事上费心思,慈禧已经准备挂帘子听政了。八大臣急忙整理思路,把思维从年号问题上撤回来,跟慈禧摆事实讲道理。

  他们认为,这是扯淡,从祖制和现实情况来讲,挂帘子听政就必不可行,可慈禧认为,必可行。

  八大臣恼了,也没有了君臣之理,更没有了男人在女人面前该有的风度。据《越缦堂国事》记载:肃顺等人恣意咆哮,“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小皇帝载淳在被吓得大哭之余还把裤子尿了。可见当时吵架之声势,不等闲。

  回到北京不久,该年9月30日,那位西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勾结发动了辛酉政变,跟她吵架的八个顾命大臣被她咔嚓了三个,其余五个有的被革职,有的被充军。这样一来,八大臣所拟定的“祺祥”年号自然就不能用了。

  2.“同治”年号的巧妙之处

  该年的10月初9,是新皇帝登基大典的举行日,也就是说,必须在这之前把年号想出来。这个有些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恭亲王奕訢,他召集了三位大学士一起商 量研究。大学士周祖培主张采用“熙隆”或“乾熙”。他的想法是,他们大清朝康熙、乾隆两朝最盛,两个人又都是福泽最厚,在位最久,从他们的年号中各取一 字,组成新帝的年号或很吉祥的。

  恭亲王觉得不妥,他觉得无论是“熙隆”还是“乾熙”,都撇开了雍正,会令人感到其中有忌讳。因为雍正是通过骨肉相残得到帝位的,这样会使人联想到推翻顾命制度,是有意跟死去不久的先帝过不去,所以,绝对不能采用。

  最后经过反复商酌,拟定了“同治”两字,由恭王亲自提出,征询内阁的意见。内阁大臣一见到这两个字就像久旱逢甘露一样,一致认为这个年号拟得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因为这两个字的妙处在于它可以有不同恭亲王奕訢。恭亲王奕訢和慈禧在1861年11月发动一场政变,此次政变的目的在于夺取最高统治权,史称“辛 酉政变”。

  的解释:在太后看来,是两宫同治;在臣子看来,是君臣同治;在民间看来,是上下一心,同臻郅治。因此,这绝对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年号了。

  事实上,这种完美只要迎合其中“两宫同治”的解释,就可以了。至于民间和大臣,他们怎么认为并不重要。当恭亲王将拟定的新年号告知西太后时,她果然咧嘴而笑了。

  这可真是大家同乐,只有同治帝不乐。大概因为他才六岁,又大概因为童年的思想火花撞出了他预测到的未来,同治,同治,西太后可以和他同治;恭亲王可以和 他同治;太平天国与外国人可以与他同治,唯一让他不满的是,无论是谁跟他同治,他都不是主角。确切地讲,他一直在被别人治。
 

猜你感:

1.清朝历史故事 清朝经典故事

2.清朝历史故事精选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