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800字

观后感 时间:2018-08-02

  篇一: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800字

  昨天,晓燕推荐我看《朗读者》节目(第一期,2月18日播出),看后收获不少。

  在我看过的电视节目中,很少有节目多次感动我,多次叫好,《朗读者》除外。下面我不想分析每篇朗读的文章内容,建议大家看节目,只想对这个节目综合分析。

  以前也看过散文诗歌朗诵,那仅仅是朗诵,虽然朗读者也带着感情去读,但那表达的是作者的感情,而很少是朗读者的感情。观看《朗读者》,每一位朗读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渗透到文章中去了,既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也表达了朗读者的感情,作者、朗读者、观众、主持人产生了共鸣,这一点很可贵,以前没有过的。

  这一下子把朗读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其实,我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也会不自觉的结合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理解文章,所以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一篇文章大家的理解都是一样的,反而不好,我反对老师对一篇文章作刻板地分析,固定模式地分析,甚至让学生记中心思想,这样很不好,把文章读死了,让学生没有发挥的余地了。

  好的文章都是因感而写,都是感动了作家的故事,我们觉得好的文章也是因为产生了共鸣,我们有过与作家相似的经历,所以更感动你,濮存昕童年的不幸,让他对老舍的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鲜花山谷夫妇对朱生豪的情诗有更精准地理解,柳传志写给儿子新婚祝福真切感人,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讲述他为了追求女同学而翻译林徽因《别丢掉》的经历,动情之处一度热泪盈眶,老人家现在还努力工作,让我记得特别深的一句话:一个人不在乎你过多少个日子,而你值得记忆的日子有多少。也就是你的生活质量有多高,你每天是否做过有价值的事。

  朗读真的很美妙,阅读也很精彩,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让你其乐无穷,让你收获多多。

  篇二: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800字

 

  早听说央视新增了《朗读者》节目,很受欢迎,可时间不对,一直没看过。昨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终于有幸目睹,果真被深深吸引。节目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董卿策划并主持,一流的创意和制作,饱含文学精髓之美,观后感想如下:

  一、形式新颖。朗读者名人居多,来自不同岗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章诗歌,读给自己最爱的人听。其中濮承熙读了老舍的一段文字送给曾经帮他做手术的荣医生,荣医生是他生命中的恩人。朗读者自己的故事加上老舍的故事,构成一部心灵上的交响曲,让听者无不为之动情。这样的形式让读书变得生动有趣。

  二、内容广泛。朗读的内容知识面广,有小说、诗歌、书信、译文,同时还面向不同人群,能引起更多人共鸣。如:有成功者读给恩人听的;有父母读给儿女听的;有情人读给情人听的;有援外医生读给有志青年听的;还有高龄老教授听学生读他的翻译作品.....。听者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收获感动,收获快乐,收获人生的启迪。

  三、引导观众爱上阅读。朗读者读的诗和文都是央视精心挑选的,名人名作居多,听到好的文章就有找来一读的冲动,读书可以养身修性并提高鉴别是非能力。央视这档节目引导了观众多读书读好书。

  《朗读者》集娱乐和学习为一体,是宣传正能量的好节目,希望她越办越好,我会持续关注,也希望更多的朋友都来看一看,我们一起吸取知识的营养。

  篇三: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800字

  昨天晚上,全身心地收看了董卿主持的《朗读者》第四期,今天的要务是成文,以笔记为基础,搜索、补充、核实、梳理,写出《欣赏朗读者第四期——礼物》。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总主题是:“一个人,一段文”。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温故而知新。我先回顾了前三期的主题及阐述:

  第一期主题是“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撩动人心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没有想过和别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朗读者》开启了与我们第一次的“遇见”。

  第二期主题是“陪伴”。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礼物。

  第三期主题是“选择”。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正在进行的是第四期,主题是“礼物”。

  这个词让我浮想联翩。当我们仰望星空,放眼浩瀚,这蔚蓝色的星球是宇宙给人类最好的礼物;当我们低头思索,凝神注目,自然界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最宜人的礼物;孩子是父母的礼物;江河是大地的礼物;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多娇江山的礼物;五千年的锦绣华章是悠久历史的礼物…。

  被邀请的嘉宾有倪萍和李亚鹏等6位名人:

  第一个登场的是李亚鹏,他是《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青春偶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郭大侠,他是一位商人,更是一位父亲。对他来说,女儿李嫣是上天给他的最好的礼物。他朗诵朱自清的《背影》,是献给自己父亲的礼物。父爱大如天。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玮第二个出场,朗读的是苏童的《自行车之歌(节选)》:

  川流不息的都市,忙忙碌碌的生活,悄然间,我们的身边出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就像是送给城市的一份礼物,唤起了人们“单车情结”,加深了与这座城市无声的交流,用自行车点亮一座城市。从最初零星的不起眼的小亮点,到最后群星璀璨,让人仿佛看到了摩拜人在城市奔波的点点滴滴,也感受到一个女记者胡玮炜的梦想被点亮的激动之情。

  无数观众心目中的“女神”倪萍是第三个出场者。

  她曾是一代人的春晚回忆,她的声音陪伴大家度过了13个辞旧迎新的日子。然而在2004年,为了筹钱给儿子治病,她离开了中央台。,她重回央视舞台。种种心路历程,她都在《朗读者》中对董卿和盘托出了。两代央视一姐同台惺惺相惜,董卿称,对倪萍充满敬佩之情,倪萍也称赞董卿,说“为她骄傲”。

  倪萍朗读的是自己的作品《姥姥语录》,献给陪我慢慢变老的观众。“只要你站着,别人就推不倒;只要你不站,别人也扶不起来”,她是牢牢记住姥姥的名言的才战胜种种折磨的。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朗读《故宫100·至大无外》,作家、原国家女排杰出队员赵蕊蕊朗读毕淑敏《握着你的右手》,无一不是催人泪下的。

  最后一位奉献礼物的是清华大学教授、兴华基金会发起人赵家和教授。他奉献的是特殊礼物——将毕生积蓄1500万用来助学,却没有用来为自己医治癌病。他已过世三周年了,赵家和教授同事陈章武教授和他的学生刘迅到场,陈章武是基金会理事长,最让他感动的一句话是赵家和灵前唯书的生前所言:“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刘迅一直追随着老师积极加入“爱心助学”的行动中,赵教授的遗孀和女也出现在了台上。受过兴华基金会资助的优秀学生代表朗读了《让我怎样感谢你》。

  不仅在台上,而且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都顿时呈现了一个赵教授的高大形象。

  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800字

  没有炫目的舞台,没有热辣的开场……18日晚,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缓缓揭开了神秘面纱。6组嘉宾、6段故事、6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在节目制作人兼主持人董卿的解读中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节目首播后,网上好评不断,豆瓣评分高达9.5,张梓琳、许渊冲等嘉宾纷纷登上微博热搜,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节目亮相】 不喧哗,自有声

  当晚,随着李云迪的钢琴伴奏,《朗读者》亮相了。围绕首期主题“遇见”,6组嘉宾依次登台朗读,他们来自社会各界,有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有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有企业家柳传志,有世界小姐张梓琳,还有来自“鲜花山谷”的素人夫妇。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分享情书……通过荧屏,那些令人感动的文字悄然流向千家万户。

  从节目形式来看,《朗读者》扩展了读本的范围,首期节目中,6组嘉宾为观众展示了散文、诗歌、歌词、小说、致辞等不同的文学形态,朗读嘉宾的真情流露令这些掷地有声的文字大放异彩。此外,节目舞台也省略了华丽的包装,让朗读者始终以绝对主角的身份呈现在舞台上,这样的舞台设计也极大地凸显了文字本身的魅力。

  而节目的嘉宾采取了名人+素人的“星素”组合,首期节目中,除了观众熟悉的许渊冲、濮存昕、张梓琳、柳传志等名人外,素人嘉宾也带来了自己的故事——其中有为了实现妻子梦想、花费十年时间建造1500亩花园的“鲜花山谷”夫妇,也有曾在阿富汗一天接生40多个新生儿的无国界医生蒋励。因为拥有特别的人生经历,他们的朗读更加扣人心弦。与其说观众是被嘉宾朗读的文字打动,不如说是为朗读者背后的故事而感动。《朗读者》不喧哗,自有声,于无声处传递情感,传承文化。

  【节目反响】 浓度高,每组嘉宾都能单剪一期节目

  节目播出后,网上好评如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发文点评:“满荧屏都是明星玩游戏,《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节目,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与此同时,网友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后感:

  “在这个泛娱乐时代,《朗读者》的出现增加了社会对国人阅读环境缺失的关注,以文学的方式进行情感表达,让观众体会到文学之美,明白读书之于人生的重要性。”

  “当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在董卿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舞台上时,当许渊冲谈到翻译神采奕奕时,瞬间泪目……”

  “以‘遇见’为主题,柳传志畅谈家庭教育、‘鲜花山谷’向我们传达人世间最美的爱情……通过嘉宾饱含深情的朗读,让观众恰如其分地感受到文学的力量,确实是一档值得推荐的好节目。”

  “这节目浓度太高,几乎每一组嘉宾都能单剪一期节目,这是一种奢侈。”

  “看完节目,突然想放下手机 ,捧起一本书来读一读。嗯,这大概就是《朗读者》最真实的意义体现。它体现了电视节目的社会引领作用,用温度和情感,唤醒国民阅读的生命力,重燃对经典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敬畏之心。”

  “节目中的每段文字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文字的魅力在于它对生活的提炼升华,没有故事的支撑,所有文字的影响力也都会相形见绌。所以,当柳传志讲起自己的儿子女儿,并朗读着在儿子婚礼上的致辞那一刻,在观众的眼中,他已不再是商界大佬,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古稀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