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是革命圣地,也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摇篮。参观井冈山之后,大家可以写一篇观后感。范文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参观井冈山观后感,仅供参考。
参观井冈山观后感篇一:传承精神 努力作为
带着一种崇敬、向往的心情踏上了井冈山红色之旅,同时也带着一种对企业感恩的态度来对待此次培训。来到井冈山之前,只在课本、影视剧及他人的评论中对井冈山有一个初步而不具体的印象。来到井冈山、来到江西干部学院经历了6天的培训后,从内心到精神得到一次彻骨铭心的洗礼和升华。
感动和震撼
从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讲座的内涵领悟,到现场教学参观井冈山烈士陵园、小井红军医院、曾志墓及烈士墓的参观,体验式教学八角楼的灯光、黄洋界哨口、重走朱毛挑粮小道,沿当年红军行军路线穿越河谷山林及救护伤员的亲身体验,情景教学实景演出《井冈山》,红色故事会《追忆前辈的人生坐标》,互动教学《井冈山精神代代传》及情景教学《革命历史是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等内容,让我一次又次泪水打湿双眼,感受到强烈的感动和震撼。感动和震撼的是,我们无数先烈在如此复杂和艰难的斗争环境下,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为了中华民族翻身得解放、做主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生命而无怨无悔。
欣慰和
与90年前井冈山复杂艰苦的斗争环境相比,今天,我们在和平年代,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中,我们不用每天为是否能填饱肚子、有遮体和保暖的衣服而担忧;不用为躲避炮火的侵袭而流离失所藏匿在潮湿的山洞和树林中;每天睁开眼睛亲人们还健在,不用饱尝失去亲人和托孤之痛苦。孩子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我们有安稳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我们的长辈都能领到退休金安度晚年,孤寡老人国家设立了敬老机构能够养老,想一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的欣慰和幸福。
传承和作为
人活着,总要有一些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诠释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勇于胜利的信念。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享受在安定、富裕生活的我们,又该去传承井冈山精神呢?那就是立足岗位、努力工作,将井冈山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落实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上,做一名立足岗位,敢于创新,敬业奉献的好员工,以努力作为的生活和工作态度传承井冈山精神,在新的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参观井冈山观后感篇二:继承红色基因 不忘革命初心
井冈山精神是无数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的拼搏中用鲜血和生命汇聚而成的革命精神,是凝聚在中华儿女血液深处的革命精神,我们的基因中带着红色精神,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红色的细胞,红色基因承载着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
6月18日,在林区中院的组织下,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井冈山青年干部学院,学院位于江西省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我在这里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黑龙江林区中院党务干部井冈山党性教育培训班。这七天的生动而充实,通过专题课深入学习了革命先辈在井冈山的斗争史,以史为镜,回荡在井冈山上的革命精神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井冈山革命理想信念。学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茅坪八角楼、茨坪旧居,重走挑粮小道,开展互动教学聆听井冈山精神薪火相传。
踏上北山,沿着109级台阶拾级而上,我们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庄严宣誓,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在这里缅怀先烈,继承革命先烈遗志,追寻井冈山红色基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能够存在?》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一年以来,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井冈山的物质生活如此艰苦,可红军战士没有怨言,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共产党人坚强不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更加需要毫不动摇的传承下去。
在黄洋界重走挑粮小道,群山逶迤,层峦叠嶂,我们身着红军服,手拿扁担,循着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战士挑粮的足迹体验着红军战士旺盛的革命斗志。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期,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哪里,应当怎么走?亟待中国共产党人回答。红军战士们肩挑背扛30万斤粮食上井冈山,这种和毅力让我们党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在艰苦的井冈山斗争实践中,革命先辈们披荆斩棘,流着血和泪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
参观茅坪八角楼,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能走向成功。”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红军干部,发动广大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切实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疾苦和困难。“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经过这一周的学习和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勇往直前不忘初心。
参观井冈山观后感篇三:井冈山之行有感
20**年6月9日至11日,我有幸参加中山大学在井冈山组织的党务培训班。几天的培训很短暂,期间,我们走过了党的先辈的足迹,缅怀党的英烈,亲身实地感受我党建业初期的艰苦卓绝,体味着祖国今天翻天腹地的变化,深深地感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富强来之不易。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我们先后参观了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回顾那一段前赴后继、艰苦斗争的光荣历程,亲身体验到了过去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在参观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地区战斗、生活过的遗址遗迹时,我的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
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70多年前,在井冈山斗争中,我们党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几天的参观学习,切实体会到发扬光大井冈山精神要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通过学习,深感上井冈山就是要在平凡的日子里一种伟大的精神,到了井冈山才会明白,生与死不过是生命的不同存在方式,将自已的生命融入到祖国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就会获得永生。井冈山精神教育和鼓舞了几代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而前仆后继、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从而彻底改变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这种精神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今天,更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