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作为对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献礼,讲述了以香港传奇女性“方姑”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1940年代风云变幻的香港展开生死救援的故事。范文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电影明月几时有观后感,仅供参考。
电影明月几时有观后感篇一:母无言
《明月几时有》这部电影全是大IP,如果港剧或者港台电影看得比较多,然后大陆电影看得也多,那么你会发现电影出处是惊喜,拍摄大概手法就是回忆录似的方式,有点像《举起手来》,但是给我映像最深的不是彭于晏的帅,也不是电影里硬派的镜头,而是母爱,微弱的母爱,但母爱也因为微小所以伟大。
剧情就不说了,要么自己去看,要么自己去找影评,关注我久的都知道,我只写“观后感”。
这部电影首先有一点我很喜欢,可能大家爽到了但是没有get到,就是“不罗嗦就是一枪”,很多动漫电影电视剧,主角打不死,反派要赢了就比比个没完,或者主角可以杀了反派结果比比个没完强行让剧情跌宕一下,一个字形容——弱智编剧。
《明月几时有》里彭于晏巷道突然遇敌,我还在想下面剧情怎么走,怎么蒙混过去,彭掏枪就是干,砰砰几枪就下一个剧情了;电影中期彭又遇上一个汉奸,汉奸被撂倒,倒在地上说自己是不得已的,放了自己之类的…我以为这里的剧情要拖十几二十秒,彭要纠结,音乐要悲壮一下……NO,并没有,彭总下一秒就砰的一枪把他满脑子豆浆都打出来了;霍建华饰演一个间谍,最后被日本人发现了,日本人也不多比比,咔咔两刀,让霍建华自己走出去,砰一枪就上天了;
最后是周迅的母亲,帮忙送情报被抓住了,也没有出现游击队突然救人之类的反转,在跟边上的姑娘说话的时候一枪爆头了,我今天就想着重说这个母亲的行为。
受诋毁最多的和受赞誉最多的就是母亲这两个字,这个大家都心知肚明,外星人占领地球后钥匙光看网上的文章,或许以为人类没有父亲把,母亲就喜欢夜背着高烧的子女走山路去医院。
我想讲一下我的母亲,我说话略带夸张和俏皮可能就是学的她,我跟M和阿姨自驾去丽水玩了几天,我妈打电话给我:“不用回家的,没事的,你们一家人玩的开心,有空回来看看阿姨就好了”。(阿姨指她自己)
她情商高,我好好说话她恨不得骑在我头上踩着我的头皮一边跳恰恰一边唠叨,我有点生气了她马上就语气软下来或者一秒切换,让人哭笑不得,问你吃不吃西瓜,你总不能再为上一个话题发火把?
但是她是个小气的女人,哪怕有时候一个很大的塑料袋,她都要折好收起来:“万一以后用得上呢”,事实就是大塑料袋越来越多,要用的机会却很少,但是她还是乐此不疲的收集着“以后可能用得到”的东西,为此我说了好几次,她说:“我喜欢,你管得着吗?”……这个理由我也哑口无言。
我妈是个除了读书几乎万能的女人,她会老式和新式的缝纫机,自己改衣服尺寸,烧各种好菜,还会各种花式搞点,以前也开过瑜伽馆,也做过教练,又是交际舞又是踏板操又是有氧操又是瑜伽等等,我称她“不科学教练”,因为她那个年代只有光盘,业余的人没有地方和资源去学完备的健身知识,导致我妈有运动损伤,这也是她这一辈人的遗憾。
电影里的母亲也是这样,“抗日的人这么多,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有坏人路过就赶紧熄灯也不让周迅探出头去看,一把把周迅拉进去,茅盾不租他家房子了,刚拿出来给他们吃的饼马上收回去了,虽然家里穷的啥都没了,最后一个馒头还是夹给周迅了;
周迅后来去当了游击队,他妈嘴上至始至终都没有同意过一次,还用了跟我妈一样的夸张说法:“你去吧,革命胜利了再回来、回来给我收尸”。但是行动上一直给周迅支持,偶尔帮忙送点信息,有游击队成员来,“小气”的妈妈还给队员粥喝,帮忙完成了任务;
就是因为这样的“反差萌”,才让电影里的妈妈和我们的妈妈这么鲜活,“小气”的他们总怕我们钱不够花,偶尔回家一趟恨不得让我们背着冰箱走,自己在家大白菜都要过三天没吃完才扔;夏天吹着电风扇就睡觉了,我们偶尔回家24小时空调就没停过,当然要骂一句:“电费不要钱啊天天开着空调?”然后还是任由空调的页子中吹出清凉的风;
电影里的妈妈为了见女儿,动了点小歪脑筋,亲自送情报,结果被日军发现了,就是这么一个小气的,一粒米都不舍得的妈妈,为了孩子,最后打死也都没说,这就是为什么母爱总被赞颂的这么伟大,男人总是以胆气义气显露自己,好像男人天生就是要舍生取义一样;而她们不是,她们不怕被说小气,哪怕一个塑料袋也要折好放起来,但一旦孩子,她们愿意付出生命才更显得可贵。
电影明月几时有观后感篇二:祖国与小家庭
周末,好友邀请去看了《明月几时有》。
在看电影之前,我对该电影只知道一点讯息,就是好友的好友非常推荐他看。
电影看完,我第一想到的是: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这些地区。我半开玩笑的跟好友说:“我如果是伊拉克或阿富汗人,我肯定会加入反美组织。”
在和平年代长大的我,对于战争的所有记忆,全部来自于新闻报道、各种影视剧作和爷爷奶奶辈给我的描述。现在,我能在祖国强大的时候,真是一件非常的事情。
对于这个幸福的体味,我其实以前不是很深刻。不过,《明月几时有》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幸福的对比。
在我的眼里,《明月几时有》更多的是对家庭的叙述。
方姑的家,应该算中产阶级,有房可以租,而且本地的亲戚关系也可以相关照应。她的家却无奈的要纠结省下招待客人的两块饼干;晚餐时一有异动,就要吹灭煤油灯。
春夏饰演的银行家女儿,父亲被胁迫在集中营,自己还要应酬各种日本军官。
方姑表姐的婚礼,这个家庭中盛大的仪式,开始是媒婆资源的稀缺,后来更是遭到了战机轰炸的破坏。
更底层的家庭就更不用诉说,街头无名的死尸,参加革命的孤儿。
不管你是在什么样的家庭。
祖国若是沦陷,每个家庭的不幸都不可避免。
方姑的母亲最让我记忆深刻。
当她知道方姑投身革命的时候,原本我以为她会极力阻止方姑干革命。
没想到她却说的是:“杀日本人的都是英雄好汉,但你看你这么瘦,怎么杀啊,你不要连累队友啊。”可悲的是,这一语成谶(chen4)。
在电影中,方姑还有一段对她妈妈的评价:“其实我妈妈很自私的,又爱面子,但心地真的很好。她在知道我加入地下党时,好久都没睡好觉,我应该多安慰她的。”
一个爱护子女的母亲,一个救母无力的女儿。
这一切的灾难的源头,值得我铭记与反思。
电影后,看到豆瓣的评论。
有个评论说:李锦荣和那个日本队长有类似父子的感情,我是不太认同的。
对一个要求你七步成诗,随时都有可能想要你死的人,如何产生真正的感情?
那所谓的感情,也许只是为了获得情报的表演罢了!
那一辈人的努力和牺牲,成就了祖国的胜利,为我现在的小家庭安康提供了保障。
时光荏苒,那一辈人的故事已经越来越离我们远去。
不过,哪些故事真心需要我们铭记。
真诚的建议您,不要仅仅喜欢如变5那样的画面冲击,去看哪些虚幻的拯救地球云云。
也可以抽空,去看看那些先烈的,也许是淡淡的真实的故事。
电影明月几时有观后感篇三:今夕是何年
还在读时候,家里有一本32K的厚厚的小书,主要是讲普通人的爱恨情仇的,当然故事名字非常耸人听闻,故事情节也狗血夸张,写作方式也是极具渲染。中间有一篇是写周迅的,那时候虽然已看过《大明宫词》,但是注意力只在大美人陈红身上,连让少女时代的太平一见误终身的赵文瑄都不晓得名字,更遑论周迅了。这篇故事大意是说,她怎么从一个中专学校的龙套小妹,凭着灵气与努力出演了《苏州河》等电影,已经小有名气,但又为了爱情(好像是窦鹏)毅然北上,开启北漂一族的浮萍生活。一直等到看了《像雾像雨又像风》,非常喜欢杜心雨这个角色,天真美丽,不谙世事,才知道女主角名字,也终于和小学时看到过的八卦故事里的女主联系起来。
去看《明月几时有》这种带着文艺风格的主旋律影片,当然首先是因为女主角,其次是由于导演许鞍华。知道许鞍华这个名字是因为张学友的《男人四十》,讲真,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有颗70后的心,也许是张学友忠实粉丝的缘故。从来不觉得张学友是演技派,直到看到《男人四十》。该怎么讲呢,就是这么气人,有些人费尽心机而不得的(譬如演技),有些人可以举重若轻地表达出来—一个结婚多年的、中文系毕业的、温文尔雅的中学语文教师形象。还是导演功力深厚吧,细腻和从容是两个最直端的感觉,要说的高大上一点,可能还有影片背后一以贯之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影片开头,霍建华饰演的李锦荣提出要和方兰结婚,然而要求方兰婚后要么自己生活,要么回乡下和他母亲同住,意思是—长时间的分离。对于新婚夫妇来讲,当然不合理,但面对方兰的质问,他也无言可对—地下党的身份不能轻易暴露。这时候的方兰还是一个温柔天真,热爱文学的小学老师,在约会的草丛边看到日本兵大踏步走来,带着一点惊恐、一些仇恨,几许茫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普通人在动荡不安的大时代里是会这样的吧?不知道人生即将走向何处。
方兰参加革命纯粹源于一个偶然。虽然说即使以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吧,人生是由无数偶然组成的,但是私以为这仍然可以算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败笔之一。茅盾夫妇租住在方兰家楼上的阁楼里,他们打算躲避日军迫害,在刘黑仔(彭于晏饰演,神枪手,东江纵队小队长)帮助下准备逃跑的时候,恰巧由于杀害特务也不得不隐藏特务而被方兰看到。一个普通人在这种时刻会作何反应呢?以我自己来说,虽然并不是胆小如鼠的人,可是看到自家楼梯里一个大活人肩上沾满殷虹鲜血的被子里扛着一个露出一只脚的男人,还是会惊恐万分吧,堂而皇之地在别人家里杀人,在没有开启上帝视角的情况下,安能辩他是忠奸呢?不过即使再优秀的影片都有其不合理之处吧,凭着对茅盾诗歌的热爱,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帮助了茅盾夫妇和邹韬奋逃离,送往码头。在回家的路上,拿着茅盾亲笔签名的诗集,方兰在想什么呢?影片没有旁白—我猜大概是回味平凡生活里的人生奇遇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这么惊心动魄的时刻,不过她不知道—日后的人生里她又无数次遇上这时刻,并且需要不时做出痛苦的决定。
看到方兰刚参加革命时候,她母亲(叶德娴饰演)发现时,无奈又担忧地跟自己女儿讲,“为什么你要加入呢,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也不少”,何况方兰长得瘦小柔弱的,看起来有气无力,实在不是一个能扛枪打鬼子的样子。每次是在这种时候,才会稍微更加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情。为子女担忧是本能吧,在子女的人生里,父母总是看得高且远,不是因为他们多么厉害,见解多么与众不同,而是从骨子里,在内心里,父母始终会方方面面都为子女考虑,操不完的心。方兰的回答当然政治正确,“每个人都像你这么想的话,就等不到革命胜利的时候了。”记得以前看《山楂树之恋》的时候,作者提到过,解放战争时期,和甫志高曾经一同共事的一名女共产党员也被捕后,没有交代同党,但是承认了自己是地下党和被保密局查出的一些事实。但是文革开始,她被自己的儿女揪出来拷问,为什么别人就能勇于牺牲自己,而你不能,否则我们也是烈士的儿女,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被打成黑五类,承受双重折磨?但母亲只是为了救儿女的性命,如果不承认,就要把自己的儿女杀掉,母亲不忍心看着儿女小小年纪就赴死,何况也并没有叛变。但是呢?儿女始终不理解母亲,母亲最后好像自杀了。似乎也不能武断地指责儿女不孝,在特殊年代里,不身临其中很难体会到做人的艰难与压力,尤其是顶着“历史反革命子女”帽子的人,很难十年的每一天都被人指指戳戳地生活。好像更不能责怪母亲意志不坚定,父母自己很容易就抱着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信心,但是当以儿女做要挟的时候,亲情的天平很容易发生倾斜。
说回电影,故事中段,看着黑白画面里,导演的问话与梁家辉(老年彬仔)的断断续续地甚至略显结巴的回答,还是感触颇深。导演问彬仔认不认识刘黑仔?知不知道他是小队长?然后画面闪回,刘黑仔深入敌营,在伪军和汉奸召开的悬赏缉拿他自己的大会上,冷静地埋伏,沉稳地应对,然后两方交战,互相开枪,但是汉奸团几乎不战而逃,最后一个地下党小胖子扔了一个手榴弹,让人误以为几乎是本片唯一的战火纷飞,所谓的“燃”画面,但是出乎意料地,这是一个哑弹,并没有炸掉。是在这个时候,才体会到导演的良苦用心,并不需要也并不想弄出一些刻意燃情地画面,只是沉稳而又平静的镜头去讲述一幕幕故事。
这种沉静也在下半段的故事得到了印证。方兰的母亲因为帮忙送情报而被捕了,方兰本来焦虑担忧而又怒气冲冲地找到刘黑仔想要劫狱去营救母亲,但当她真正去到日军驻地,看到牢狱防守戒严情况之后,主动放弃了,不是不想救母亲,是不想毁掉一手建立起来的市区中队。但是在她冷静地决定放弃之后,在回去的路上,蹲在路边,蜷缩着身体,无声地哭了。本来我以为会看到一个热血洋溢、智勇双全、舍身救母的画面,结果只有一段沉默无声地哭泣述说了地下党人在国家大义面前的无奈。
故事结束时也是一样,当李锦荣被日本军官山口诚一发现真实身份时,看到山口诚一气急败坏地砍了他几刀,试图在李锦荣腿上留下跟自己一样的疤痕,又在宣泄完毕之后冷冰冰地说,你可以走了,放你一条生路的时候,我真的以为他和方兰还可以再见。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幼稚,门外的一声枪响虽然没有明确,但也暗示锦荣还是被枪杀了。影片最后一幕,方兰在码头送黑仔,黑仔要前往惠州继续抗日大业,这时离革命胜利其实不到几个月了,形势业已逐渐好转,但方兰提醒黑仔不可以掉以轻心,越是简单的地方越是蕴藏危险,越是轻视越容易犯错,总之“大意失荆州”。末了,他们约定胜利后见。但是在方兰虽然语焉不详但有不详暗示的话里,在彬仔之前的访谈里,他不经意说到的“后来只剩我一个人”,我们也大概猜得到结局。
在这个时刻,看到荧幕上,黑沉沉地、略显压抑的青黑色的群山和江水不断变换,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繁华的街区、明亮灯光下一个崭新的香港,在一河之隔的地方,在寥寥的影院,一个“生于新时代、长在和平下”的女孩子,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