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栏目观后感300字

观后感 时间:2018-11-08

  《探索·发现》栏目以纪录片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是中国电视史上一个大型的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类纪录片栏目。范文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探索发现观后感300字,仅供参考。

 

  探索发现观后感300字篇一

  今天,我饶有兴趣的打开电视看起了《探索发现》,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个不错的节目。它今天播出的是《问道武当》。 小时候,只对武当山有一点点的了解,所以,对这个词不是很陌生。 这期节目主要介绍了武当山的历史积淀、道教文化和文化遗产……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 属大巴山东段。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 看到武当山上那美丽的风景,我恨不得马上去那个地方瞧瞧,那里风景宜人,简直就是人间仙境。经过电视节目的介绍,让我对武当山充满了兴趣,我一定要去那里看一看。

  探索发现观后感300字篇二

  在寒假里,我观看了《探索发现》中的玉石传奇,我观看后非常震撼。

  比如在 20**年,在河南安阳市的一处考古工地上,考古人员正在清理新发现的商代墓葬,墓葬里就有几件被压坏的青铜器,之后考古人员发现了随葬的玉器,这个重大的收获,从而也能解开.. .... 在 1971年8月在内蒙古南部的一个村庄里,一位村民无意中挖到了一个玉器,经过专家的鉴定,这是一件C形玉龙,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时期,本期节目向大家讲述巫神之玉。1976年春季,在河南安阳市小屯村附近,考古工作者发掘的墓葬里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青铜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考古探寻,发现这个小村庄正是商王朝都城殷墟的所在地。这个墓葬.. .... 在 1993年秋季考古专家意外发现一座周代墓碑,墓葬里堆满了百把多件精美玉器,其中一件组合玉佩引起了专家的关注,并对其历史一探究竟 .在 1968年5月在河北省满城县陵山解放军某部奉上级的命令在这里进行一项绝对保密的国防工程,这次行动揭开了一个千古之谜,发现了一座古墓,发现了一个完整人形玉石匣子,并对.. ....

  玉石传奇,观看完以后我知道了,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品种不同的的玉器,玉佩......妈妈从对我说过一句话叫:“黄金有价玉无价。”从此,我懂得了就算黄金再值钱也比不过玉值钱。

  探索发现观后感300字篇三

  昨天晚上看了“探索·发现”栏木的《日本人虐待中国战俘罪行录》,我愤慨万分。在集中营里,日本人对待中国战俘实在太残忍了,竟然使用无比毒辣的手段。

  据说,被关押的战俘在集中营里每天都在做苦力。日本官兵一高兴,想折磨谁就折磨谁,好好的一个人,被他们弄成了残疾。一位集中营幸存者回忆,一次,有一个实在忍受不了折磨的人逃出集中营后不幸被抓,结果日本人为了处死他以警示人,将他蒙上眼睛,押到一个一米多深的大坑前,三个日本人用刺刀狠刺几下,推进坑里,再戳几刀,然后埋起来。不过,日本人最残忍的还是对中国战俘进行细菌实验。他们将鼠疫、伤寒或霍乱等病毒注入人体,为了方便了解人体变化,他们竟将活人解剖。据说,有一个集中营原关有五万多战俘,而最后有两万多人被折磨而死。

  二战最后,日本兵败而归,周总理秉承人道主义精神,没有向日本索赔。然而,现如今,一些日本人仍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日本首相小泉多次参拜供奉有日本二战时期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人篡改历史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他们推卸责任,声称是中国士兵先开的枪,对“南京大屠杀”,日本人几乎否定了这场疯狂屠杀30万中国人的真实性。

  日本人的所作所为,使东亚各国与日本的仇怨加深,希望日本早日罢手,为东亚各国与其和好作出一些贡献。

  探索发现观后感300字篇四

  年前在电视里看了CCTV-10的《探索·发现》节目,讲的是湖南里耶出土秦简的经历和后续研究,我记得几年前的在家的时候,中午的新闻30分经常播放一些考古方面的新闻,其中就有里耶发掘出两万多枚秦简的轰动性消息,当时就对这个消息非常感兴趣,因为在里耶秦简出土之前,全国各地出土的秦简总计也才几百枚,这两万多枚秦简记录的信息足以重写一个朝代的历史,所以这一期节目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可惜央视的节目是分几天播出的,后面播出的时段我正好要上班,错过了,郁闷之下,在水木上向著名的DVDRW买了包括央视《探索·发现》在内的100张DVD数千部科学探索纪录片,昨天邮包终于到了,看着上面清华大学邮局的邮戳,感觉挺亲切的。

  但在这些DVD里面却没找到里耶秦简的那一期节目,估计是播出时间太近,DVDRW还没来得及收藏,不过其他节目也一样引起了的兴趣,今天花了两个多小时,看完了《中国史话》的第一期节目《失落的年表》,非常的震撼,想写观后感了。

  中学时历史学得不错,至今仍记得书上说公元前841年的“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相信很多人也都还记得与之相连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典故,而更早的历史,确切年代就已经模糊了,而《寻找失落的年表》里介绍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进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化学家和天文学家的通力配合,找到了西周建立也就是武王伐纣的确切年份,公元前1046年,并以这个为标尺,得到了夏和商的大致建立年份(公元前2070和公元前1600),我立即上网查现在的中学历史课本,果然,上面清清楚楚写着:

  约前2070年 夏朝建立 禹

  约前1600年 汤灭夏,商朝建立 商王汤

  约前1300年 盘庚迁殷 商王盘庚

  前1046年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周武王(姬发)

  前771年 西周灭亡 周幽王

  而记得十几年前我使用的历史课本里,武王伐纣只能用“约公元前11世纪中叶”这样模糊的语言来记录,看来夏商周断代工程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它至少将中国历史的确切坐标向前推进了两百年,并大大缩小了之前一千年中历史事件的年代误差。

  红茶来宿舍找我,看见我正在看这种历史记录片,大为不解,他说“这有意思啊,现在过得好不就行了,几千年前的事,知道得这么精确有什么意思?”

  我一时找不出话来回答或者反驳他,是啊,确定了武王伐纣的年份于我们的真的没有什么影响,它既不会增长GDP,也不会在现代人里面掀起什么风波,现在手捧着新的历史教材上课的孩子,可能根本不会知道,十年前的课本上,中国历史还只能精确到公元前841年...但是,我仍然为这个变化而激动着,在我心里,如果几千年以后,我们的后人只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在约公元二十世纪中叶,那么我们这几代人的存在和留下的痕迹无疑会模糊很多。

  在记录片里看到那些白发苍苍的考古学、历史学教授们,油然而生一种敬仰之情,他们的或许仍然存在很多争议,也许下一次出土的某些文物又将推翻他们的结论,但他们的努力一定是有价值的,哪怕仅仅是为了公元前1046这一个数字

  退出光盘,回味刚才节目的内容,历史学,天文学,化学,这些都曾经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学科,还记得五岁那年,还没有上学之前,外公问我的志向,我回答的是“清华历史系”,年幼的我并不知道那时清华已经没有历史系,后来自己也选择了理科慢慢远离了历史,但今天看完这个纪录片之后,竟隐约感觉和20年前那种对历史、对知识的向往相似,如果那时我能看到这些丰富而生动科学纪录片,那是多好的科学启蒙,也许我的人生将是完全不同的轨迹,也许我现在做的将是更有意义和价值,也更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现实中是没有也许的,天亮以后还要上班,还要重复我那体力劳动的意义大于脑力劳动的工作。

  希望我能遇见一个热科学与探索的孩子,能把这些dvd送给他,让我儿时的梦想可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