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

观后感 时间:2018-11-08

  电影《南京南京》在制作中和上映后均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写一篇观后感应该怎么写呢?范文亭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优秀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仅供参考。

 

  优秀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篇一

  提起南京,我能想到的字不多。这座城市对于我是模糊的,甚至匆匆路过。还未能完全体会它的历史,它的伤痛。而在的电影当中,看到南京这个城市却是最多的。侵略,南京大屠杀,死亡三十万人,七三一部队,生化试验,慰安妇,自杀,靖国神社。这些都跟我们中国有关,跟南京有关。知道这段历史的人,看了电影之后都会悲恸。跟朋友说,作为一名中国人,南京的这一段历史我们有责任并且无可替代的记住,并有责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了解这段历史。它代表中国的历史,更是一种屈辱的象征。是的,其实最重要的是那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是万千同胞在1938年感受到的极度痛苦、恐荒和绝望,比黑白电影里呈现的景象带给我们的感观还要更加真实残酷。

  《南京!南京!》确实不同于以往的战争电影,很少的对白、冷峻的画面、对真实屠杀场面的意象还原、突然抽离的背景声音、人物表情与心理的细腻刻画,无一不让我们观众不是把注意力仅仅放在血腥的杀戮中 ,更是在对战争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上。也许我们已经不需要再看到那触目惊心的血流满地,那尘烟滚滚的南京城。日本人的侵略,这座城已经失去了它当初的纯洁,颜色,文明。到处血腥,到处是被日本人淹埋的中国人,到处是被射杀的中国人,到处是被炸烂的国城。我们在黑白的光影世界里仿佛走进那段历史。我们悲恸的拳头在一个个镜头前握紧。中国,不会再如此受辱。

  我很庆幸自己活在和平年代。尽管这世界有些虚伪浮躁,且冷暴力不断,但总比活在战争年代来得、幸运,起码有生存的保障。但在战争中,活着比死还要艰难。战争使许多人的人性变得残忍,变得以杀戮为乐、以侵略为光荣。或许真的有象电影中角川这样良心尚未泯灭的日本军人,但在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是我亡,对求生的欲望足以让一个原本善良的人拿起武器杀向无辜的人,对财富和权力的贪婪,足以让人性变得残忍血腥。

  日本侵华战争让大多数人按照少数统治阶级的意志去送死,这值得吗?千万日本年轻人受军国主义鼓吹上战场不是变得彻底丧心病狂,就是崩溃,这应该吗?我们苦难的同胞变成待宰的羊羔,南京也变成了人间地狱,这不残忍吗?

  战争自古就不断,我甚至也不能否定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到来,而且科技时代的战争能变得多可怕难以。不过好在武器的强大应该能使人们死的舒服些,但若人们都能多多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带来的伤害,和平也必将更加持久 ,我想这也是影片传达的一个精神。

  枪击、火烧、活埋、刺杀、强奸、砍头、难民营、慰安所... 影片展示给我们看的一幅幅画面着实让人看得沉重的喘不过气来,看的人便如此,曾经亲身经历这一切的同胞们又是的心情呢!透过影片的景象,我能想象他们曾有的极度害怕与恐惧,以及与亲人朋友的生死离别的痛苦与绝望。南京城里,有仓皇出逃的士兵,也有顽强抵抗的战士,有麻木的日本慰安妇,也有舍身救众的中国妓女,有觉悟奔溃的日本军官,也有建起区的国际友人,而对于这些曾经无惧死亡的民族英雄和无私帮助过我们的国际友人,我们都应致上崇高的敬意。

  陆川导演在《南京!南京!》中,不少镜头是从一个良心未泯的日本军人角川的角度出发,这不同于以往战争电影中日本鬼子的模式化表演。陆川说一个电影如果只在讨论日本人和中国人的问题的话就相当片面了。我也明白战争不是纯粹就是说谁的错,日本有反战人士,中国也有汉奸之流。但我还是想从70年后的中日两国的角度说说。

  在对待“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上说,中国每年都会开展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用教科书、用记录片等教育我们勿忘国耻。但历史毕竟久远,没有切肤之痛的青少年只道:不要盲目去仇恨所有日本人,和平年代更应追求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日友好。道理固然没错,但少数青少年却过头了,极度崇拜日本文化,羡慕日本,“哈日族”日渐衍生繁荣,对日本人的谄媚到了无耻的地步,让人好生痛心。喜欢日本文化不是不可以,我本人就非常喜欢日本的动漫,但不要认为日本的一切都是好的,否则这就是日本精神文化侵略的胜利了。

  而且日方似乎始终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修改教科书对当代人隐瞒事实 。甚至不少退伍军人依旧以曾参与屠杀为荣。中方受害者的申述屡屡在日本败诉,参拜靖国神社时有发生。套用一句网友的话“是哪个该死的家伙,决定不让日本人赔一分钱的”,于情于理日本都该对中国受害者进行赔偿!!

  日本对战争反思的电影、电视少之又少,印象有的就如《萤火虫之墓》之流,那也是对日本普通百姓照成伤害的无声痛诉,并未对日本侵略过的国家人民有所忏悔之意。也许每个国家都会“护短”,但希望不要阻止每个人了解事实的权利。日本青少年也应了解所谓战争的本质,日本右翼思想依然存在,毫无悔改之意,让人实在气愤。也许以上言论都是老生常谈,是上至专家学者,下至黎民百姓都常探讨的一个问题:究竟该如何正确对待这段历史?好在依然有清醒的中国人和日本人,让反战精神得以延传,让和平成为主流追求,让人们过去曾经麻木的眼、恐惧的脸成为不再有的历史。

  《南京!南京!》从纯电影的角度来说并非十全十美,全黑白的拍摄也不新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辛德勒的名单》等早已用过。但我不应该用电影的角度来衡量影片的意义,因为这是一段何其惨重的历史。电影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思考战争的意义,要好好活着,好好。

  南京!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感叹这段历史!

  请记住,南京!!

  但愿战争永远不再来!

  优秀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篇二

  愤怒!深深地愤怒!

  当历史的屈辱重现在我的眼前时,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告诉我,有这么一段历史,我们的民族有过莫大的耻辱,我们的同胞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我愤怒了。

  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看到那个时候的南京满目疮痍,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在,到处都是血迹,到处到是我们无辜的同胞们的尸体。他们是儿童,他们是妇女,他们甚至是年满七十的老人,他们遍布了南京城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巷角,到处都是鲜红鲜红的血,浸入了每一寸土地,染红了每一条河流。

  我仿佛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刺破长空,声声充满了愤怒与不甘。我仿佛听到了伤者的呻吟声,撕心裂肺,句句都是对野蛮民族的控诉。我愤怒了。我恨不得我能改变这一切,就像那些在南京城中的外国人一样,能够为我们的同胞提供避难所,让我们的同胞免遭屠戮。

  战争是军人的事儿,普通老百姓是无辜的。让无数的老百姓卷进这场屠杀,是极其可耻的,不是一个有人性的行为,他们是畜生,不,他们连畜生都还不如,他们以屠杀自己的同类为乐,而自己以战胜者的姿态来宣布我们无辜的同胞的鲜血来作为他们的胜利的祝酒。一切都是无辜的,一切都是野蛮的,在一个有着现代文明的世界里怎么会存在这样的野蛮人,怎么会有如此的残暴行径!他们就是一群披着人皮的魔鬼,将他们的魔爪伸向了中国美丽的南京,然后破坏她,践踏她,蹂躏她,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了那个年代,在那个不堪回首,是一段血与泪的年代,那个被称作“人间地狱”的南京!

  我愤恨了!我恨日本人,我恨这个充满禽兽的“高贵“品质的民族,他们给我们中国带来的灾难,不可估计,而他们却不以为然,他们扭曲事实,篡改历史,甚至还为自己的丑陋行径进行一系列的掩护。当看到南京的那些进城的日本人企图通过利用给小孩子发糖,拍照这些行为来掩饰自己的罪恶行径时,我更加愤怒了,这是多么可笑呀,是多么可耻呀!难道中国人会忘记他们在发糖的同时,还有日本士兵在强奸中国妇女的虚情假意吗?难道中国人会忘记是他们在自己面前将自己的父亲,母亲,儿女杀害的吗?不会,永远也不会。

  看到那一个个惨遭屠戮的同胞时的场景,我很悲凉,那些可怕的场景仍在我脑海中回放,看见一个个血肉模糊的同胞们的尸体,我的心很痛,很痛。这些都是一个个与那些日本人一样活生生的生命呀!他们是否会觉得有无数的冤魂在他们的头顶徘徊,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他们是否会想过如果他们的妻儿,父母也被他人如此屠杀是会是怎样的感受呀?他们不会,他们是禽兽,连禽兽都还不如,禽兽尚且比他们不知好几千倍,好几万倍还不止。我很愤怒,我也很鄙视。

  靖国神社里陈放着日本二战中的战犯的牌位,他们称之为“英灵”,多么可笑的称呼呀,明明就是一群群魔鬼的丑陋的鬼魂。他们每年还参拜,我恨不得立即冲上前去,把这鬼地方捣毁,夷为平地。他们不是在南京残杀了我三十万同胞吗?我们就要杀掉他们三千万的同胞,让他们知道叫做民族的血海深仇,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中国人,什么叫做中华民族!

  久久地心情无法平静。

  《南京,南京》就像她名字一样是一种呼喊,是一种愤怒。

  我们应该记住我们民族史上的奇耻大辱,将他刻进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让我们以及我的子孙永远铭记,永远铭记!这并不是为了报仇,这是让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知道,我们的民族曾受到过他人的践踏与欺凌,我们民族要强大,我们民族要复兴。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国,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伟大的民族,才能永远地不可动摇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

  优秀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篇三

  看完了南京南京,突然之间很想写一篇流水状的观后感,不用任何写作技巧,只是抒发一下看完这部片子的复杂情感,中日建交已经40多年了,再去控诉日本人的罪行显得太苍白了,好多看完之后都跟我说中国男人怎么这么窝囊,而不是说日本男人怎么这么禽兽,说实话,其实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这说明我们这一代已经开始从自身身上找原因了,一味的怪罪日本人是无用的,或许这也从某种角度说明了国人素质的进步,我们也该感到些许安慰了。

  其实,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二战期间对人权的蔑视,怎么说呢,心里乱乱的,人的生命在我们现代人眼里或许是最宝贵的东西了,但在那时的日本人眼里只是用来发泄的工具,难道他们自己不同样是人,所以要这样对待我们中国的同胞么?

  一个文明的社会,首要标志就是对生命的尊重,连原始人都知道团结协作,大日本帝国的子民竟然不知道要友好相处么?部落联合才能强大,一众寡头难以成事,所以该让现在台湾的一些主张台独分子好好反思反思了,中日关系复杂多变,这个时候大陆海岛再不齐心协力,那么日本再次乘虚而入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人家有美国撑腰。我们现在的政府官员们也不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前任留下的果实,反思自身,究竟付出多少努力去建设国家,才能有所进步,止步不前就是退步。

  我以上所说只是个人观点,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的做法,南京大屠杀过去了,但是伤痛却永远的留下了。其实我个人是极其想吐槽这部片子的,一部历史教育题材的电影硬生生被拍成了带有黄色成分的搞笑影片,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导演陆川号称先进化的新锐导演,原来是先进在这里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那种沉重军事题材的电影确实也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了,或者说现在的社会太过浮躁,大家已经无法再沉下心来静静地去欣赏一部有历史气息的电影了,所有的电影工作者们都在追求票房,所以他们一味的追求场面的宏伟,一味的追求技术的高端,一味的追求演员的知名度,而电影直接给人们带来的教育意义却已经不再受到重视,本末倒置,把本该着重突出部分丢弃在历史的墙角,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是该深刻反思的,人民的浮躁势必将带来社会的动乱,我们的社会统治阶级该要对此赋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必将后患无穷。

  以上纯属胡扯,若触及某些敏感,权当娱乐,只是仅仅想要盘点一下对这部片子及对整个社会的一些看法,其实有些道理大家都明白的,我就不做赘述了,最后的话还是希望国人能真正的觉醒,而非表面有清醒的迹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