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时间:2020-03-23 手机网站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我们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走访部分经营者和消费者、召开经营者代表和有关市场管理人员座谈会、发放经营者和消费者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全县商贸流通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商贸流通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贸流通业是指与商品交换和商品流动直接相关的所有产业,如批发业、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广告业、包装业、金融业、保险业、信息商贸流通业等。狭义的商贸流通业仅指批发业、零售业及其相关的商贸流通业(仓储业和综合物流商贸流通业等)。本次调研仅限于狭义的商贸流通业,现就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产业现状

  商贸流通业是连结生产、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先导性产业,是促进经济循环、加快资本周转、调节经济运行节奏的助推器,是决定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县的商贸流通业从县情和行业的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商贸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努力繁荣城乡市场,加快商贸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新兴商贸流通业态得到较快发展。

  (一)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市场一片繁荣。1、XX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36.56亿元和30.03亿元;XX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1978年、XX年、XX年的66.22倍、2.49倍、1.37倍,XX-XX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97%、17.49%、13.28%、15.15%、18.51%;XX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1978年、XX年、XX年的65.58倍、2.37倍、1.35倍,XX-XX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5.5%、14.5%、15.31%、13.64%、18.93%。2、据初步统计,至XX年底止,(1)全县现有商贸流通业工商注册经营户8942户,其中:批发业661户,零售业8281户,公司122户,非公司法人单位39户,个体工商户8589户,私营企业170户;(2)商贸流通业注册资本(金)56157万元,其中:批发业21296万元,零售业34861万元,公司26542万元,非公司法人3384万元,个体工商户29041万元,私营企业22883万元(公司19693万元);(3)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7652人(不含国有、集体从业人员),其中:个体工商户7143人,私营企业509人(公司293人)。目前,我县已基本形成了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并存,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和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和商业网点设施,满足了全县各类层次生活和生产的需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城区逐步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热点多集中在住房、教育、文化和娱乐型消费上。农村逐步由“贫困型”、“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过渡。

  (二)商贸设施建设加快,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出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样,商贸流通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至XX年底止,全县共建有各类市场64个,经营面积达到38.8万平方米,店铺和摊位21000多个。1、县城临街门面成倍增加。近20年间,攸县县城新建了文化路、大巷路、党校路、交通路、攸衡路、新城路、中心大道、商业步行街及湘东大市场区域内的大小街道,改造了望云路、建设路等街道,使商业用临街门店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2、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加快。以湘东大市场为主体,东至交通路,南至新城路,西至攸洲大道,北至攸衡路已成为我县商贸流通业的重要区域——湘东大市场商贸中心区,湘东大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湘东大市场的示范,近年,加快了专业市场的建设,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有:海康、攸洲大都市、强远、恒兴广场等,可营业面积达8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有:中天、万代国际等,可营业面积2万多平方米。3、小城镇建设有特色,农贸市场全面完善。我县农村小城镇建设名列全国先进行列,全县原30个乡镇凡是历史有集市的地方都新建了集贸市场,全县共有各类集贸市场56个,经营面积2.8万平方米,摊位1XX多个,全部取消了马路市场。

  (三)配套服务功能提升,服务网络初具雏形。一是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XX年交通系统完成客货运周转量11108万吨公里,为1978年的327倍。客运方面,已开通省际班线20条,市(地)际班线10条,县际班线11条,县内班线41条,农村短途客运线22条,每日发班1450班次,日运输旅客量达2.3万人次。货运方面,日货物运输量达1.2万吨,整个货运业逐步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货运公司13家,拥有货车1480台。在物流方面,全县共发展个体简易托运站17个,共经营货运物流托运线路9条,遍及广东、湖北、上海等8个省、市、区和省内8个地市。货运车辆日均达到400辆(含厢式零担货车6辆),其中城内短途转包的各类机动车辆250辆。日均货运成交额达100万元,年营运成交额在1.2亿元以上。二是邮电通讯业快速崛起。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电讯业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宽,XX年全县邮电业总量1366万元,增长14.5%;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3.23万户,增长11.97%;固定电话普及率64.6%,较上年高出9.2个百分点;新增小灵通用户4867户,移动电话用户14.86万户,增长14.4%;国际宽带网络用户0.48万户,增长92%,电信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三是金融发展迅速,金融网点和从业人员呈直线上升。县城有农行、工行、建行、中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设点,农村以信用联社为主,辅以农行、邮政储蓄银行,全县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金融网络。据经营者调查问卷统计:认为银行、交通、物流等配套设施很完善的占9.09%,基本完善的占70.45%。

  (四)新型业态发展迅速,连锁经营引领潮流。由过去封闭式、一对一的传统型柜台销售为主要特征的百货店单一业态,转变为多种业态并存的新格局。城乡涌现了一批超级市场、连锁店、专卖店、购物中心、购物广场、厂家直销等新型零售业态。连锁经营、购物中心、专卖店、便利店等现代商贸流通业态逐步取代传统的商贸流通业态,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生产生活方式。到XX年底止,全县已拥有生活、医药、农业等各类连锁经营企业8家、门店7个,有以步步高、上好嘉为代表的经营生活商品的连锁超市;有以亿客隆、太平洋为代表的服装连锁超市;有以正翔药业为代表的药品经营连锁超市;有以永利工贸公司为代表的为农业“产前配套、产后服务”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农资连锁超市,它们已成为我县连锁经营的领头雁。配送、代理、租赁、拍卖、典当等经营方式逐步普及,电子商务经营模式正在兴起,新型商贸流通业态的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我县商贸流通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进步。

  二、存在问题

  应当说,我县商贸流通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是,我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理念、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挥作用程度,与加快推进建设长株潭次中心城市的要求和我县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消费主体缺乏支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目前我县产业面临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规模工业企业不到300家;二是产业集聚度不高,没有像样的产业集群;三是核心企业不强,骨干企业规模小,主导产品带动效应弱,不能形成产业核心;四是产业链条不优,产品深加工不够,产业支撑点单一,五是载体功能不强,工业园区起步较晚,知名度不高;六是人力资源缺乏,工业企业存在缺高水平职业经理人、缺高层次科研和营销人才、缺高技能操作人员的“三缺”现象。一、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提高不快,预期收入不明确,难以拉动消费总量的提升,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张,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消费者调查问卷显示:全年家庭人平均总收入在0.5万元以下的占7.02%,在0.5-1万元之间的占21.93%,在1-3元的占50.88%,3万元以上的占20.18%;全年家庭消费金额在5000元以内的占15.09%,在5000-10000元之间的占35.85%,在1-3万元的占39.62%,3万元以上的仅占调查总数的9.43%,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明显后劲不足。

  (二)商业网点缺乏规划,重复建设开始显现。由于流通业放开较早,多年以来,其发展受市场牵引倚重,而受政府规划指导倚轻,加之我县商业网点规划基本上是一纸空白,更缺乏有效管理,在城市中心区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存在着布局定位趋同、业态趋同、结构趋同的现象,造成商业网点建设随意性大,商贸资源分布不均匀,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小、散、多、乱”问题突出,城市分区功能定位不清,高投资进入、低价位竞争,超低水平回报。一方面大型传统流通设施过度开发、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大型现代化营业设施、物流配送设施、小型与便利性社区商业设施相对缺乏。据经营者调查问卷统计:认为同类商铺饱和的占54.54%,过度饱和的占31.82%,其中:步行街的经营者认为同类商铺饱和的占41.86%,过度饱和的占48.83%。

  (三)行业竞争能力低下,城乡市场发展失衡。一是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由于经营风格和品种的雷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适应,经营状况严重滑坡,据经营者调查问卷统计:认为生意不好做的占60.53%,其中:步行街的经营者认为生意不好做的占到92.86%。从体制上看,跨行业、跨部门、跨乡镇的商贸流通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从市场构成看,我县的市场多为日用消费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不足。二是与生产发展不适应。我县是农业大县,绝大部分产品需外销,但由于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从而导致农村商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适应不同商品特点的流通体系,形成“卖难”,或低价出售,经济效益不高。三是与人民生活发展不适应。近年来我县消费层次有所提高,消费形式日趋多样化。但由于县城聚积力不够,县境内缺少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商品丰富、信誉高的大型综合市场,使很大一部分购买力流向株洲和长沙等地。四是农村市场开拓不足。农村消费环境、消费条件改善缓慢,农村购物难、购放心物更难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五是商贸流通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从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看,营销策略、经营方式和经营业态缓慢转变时期。电子商务处于起始阶段。不少连锁企业虽然在组织形式上形成了连锁,但通常只是统一店名和标识,在具体经营运作方面远远未达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规范化标准。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缓慢,县内目前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个体私营经济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经营范围大多局限于商业和饮服行业,且经营思维内向,管理模式,家族化小生产经营方式,小富即安,思想状况低迷保守。商业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现代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匮乏。

  (四)政府引导扶持不够,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一是对商贸流通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扶持力度亟待增强。长期以来,由于受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几乎是“放任自流”,不仅法规、规章等一些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而且与工农业发展的强大政策支撑也形成明显反差。就是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商贸流通业已经饱和,不用支持。与商贸流通业发达的一些现代化城市相比较,这种轻商贸流通业的观念已经十分落后,如深圳、杭州等发达地区每年都有扶持物流业和连锁业的资金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但在我县从来就没有过商贸流通业方面的引导资金。二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行政审批手续较为繁琐,统一纳税等问题尚未实现。执法中,个别单位、个别人员缺乏公平、公正、合理的理念。“三乱”现象在个别部门仍然存在,服务意识还不够强,这些都制约了我县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

  三、发展建议

  (一)解放思想,实现“兴商富县”与“兴工强县”战略并举。我县的商贸流通业近XX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在整个县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辐射到了周边的两省六县,而且相应带动了整个县城的房产开发(大多开发商都是以建某专业市场的名义搞地产开发并促销),在某个层面上来说起了引领带动作用。所以,一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在我县的重大意义。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县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建设初期,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提高商贸流通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商贸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二要把促进县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作为建设长株潭次中心城市的主要手段。攸县商贸流通业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培育,已初具规模,也对邻近的县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稍加整合,将会产生很大的滚动效应,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和长株潭次中心城市,发挥很大的积极作用。三要加强领导。建议成立攸县商贸流通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统一协调和指导全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规划、调控、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同时要督查各部门在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具体责任,并列入考核内容,使各部门都有目标、有责任、有压力、有动力,真正落实“兴商富县”与“兴工强县”并举。

  (二)科学规划,确保商贸流通业可持续、健康发展。1、出台攸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根据我县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xx”规划,坚持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升水平的要求,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完成好规划设计任务,并由县政府组织评审后发布实施。2、出台相关落实商业网点规划和建设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规则,制定商贸流通管理标准,保证规划更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以进一步发挥规划在合理布局、集约利用资源、指导重要特色商业区块发展和形成商业组合优势等方面的作用,以促进商业网点、市场建设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实现合理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3、建立商业网点、商品交易市场用地预留制度。国土、规划部门对规划确定的商业网点、商品交易市场用地,如暂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实行限定期限的预留,待条件成熟再投放市场。

  (三)创新机制,探索商贸流通业跨越式发展模式。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内外并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不仅要下大力气引进境内外管理先进、资金雄厚的大型商贸企业进驻我县,而且支持本土商贸企业的发展,鼓励扶持其县内设总部,县外设分店。重点要鼓励发展批发业,大力开拓县外市场,特别是周边市场,提高市场开拓水平和竞争能力。2、引导现有零售、批发企业实行业内整合,增大规模,提升地位和影响力,引入现代管理方式打造船型商贸企业,增强向外扩张能力。3、继续扩大城乡连锁覆盖率。加快推进步步高、正翔等大型连锁企业向社区延伸,发展社区连锁,拓展城市连锁领域。以标准生鲜食品超市替代农贸市场,对农贸市场实施“农改超”。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力争到XX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4、培育扶持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启动攸县县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同时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物流市场,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5、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做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加快商贸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试点和示范工程,探索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营造有利于商贸流通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出台政策,打造长株潭次中心城市投资洼地。一是要出台《攸县发展商贸流通业奖励办法》。在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基础上,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在资金、税收、土地、水电等方面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建议:(1)建立商贸流通业扶持基金,采取 “政府奖一点、税收免一点,社会扶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用以扶持和奖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所谓“政府奖一点”,即对鼓励发展的流通企业、在流通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商务主管部门及有关企业,政府奖一点,对现代商贸流通业的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强的商贸流通企业,政府将进行重奖;所谓“税收免一点”,即对现代商贸流通业、上档次的大项目,政府地方税收免一点;所谓“社会扶一点”,即工商、公安、土地、供电、供水、供气、城管、环保、技监等部门,要共同扶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特别要把发展个体民营经济作为增强商贸服务业发展活力和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措施。(2)对新办或整合提升的中、大型商贸企业,享受新办工业企业一样的税费优惠政策。二要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商贸流通经济程序,确保商贸流通业健康、有序发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商业欺诈、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健全消费者维权网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政务环境建设。建议建立商贸流通企业、个体商户评议部门制度,推进职能部门改进工作。积极倡导商贸流通业的“一站式收费”、“一门式审批”,简化审批手续和办事程序,健全和落实政务公开,坚决杜绝“三乱”现象,优化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