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 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征经典,欢迎阅读。
【长征经典口号】
红一方面军在强渡乌江战斗时,面对滔滔江水和国民*军的围追堵截,写下了——
“突破乌江,到遵义去过年”
“乌江天险,挡不住红军飞渡”;
在著名的娄山关战斗中,写下了——
“轻伤不下火线,重伤坚持挺住”
“不占领娄山关非好汉”;
在飞夺泸定桥战斗中,写下了——
“与敌人抢时间,与敌人赛跑,坚决拿下泸定桥”;
在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时,写下了——
“大雪山不算大,千难万险算个啥”
“同志们比赛吧,谁先登上顶呱呱”;
红二、六军团在转战乌蒙山时,写下了——
“踢死黔军、踩死川军、打死滇军、拖死中央军”;
红四方面军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写下了——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在强渡嘉陵江战役中,写下了——
“打过嘉陵江,活捉邓锡侯”。
【拓展延伸】
关于长征的电视剧
《长征》
首播平台:CCTV—1
看点: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剧情介绍:该剧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逆境中进行战略转移,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生动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挽狂澜于既倒的雄才大略,弘扬了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剧情点评:史诗剧《长征》是第一部全景式深入表现人类军事史上奇迹的电视剧。它不仅是“国产影视作品中第一部全景式、全方位反映红军长征全过程、展现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电视力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艺术地再现了长征精神”,一种久违的高昂的力度,一种克服万难的气魄,其本身蕴含的革命主义、浪漫主义情怀对许多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雄关漫道》
首播平台:CCTV—1
看点:充分地展示长征途中感人泪下的故事
剧情介绍:该剧讲述了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领导下,为掩护中央红军转移,转战八省,行程二万余里,最终克服重重困难的感人故事。
剧情点评:该剧在注重主线条的同时,加重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的感情戏,把那些鲜为人知、动人心魄的故事充分展示开来,使《雄关漫道》里的人物有肉有血,让观众感受到有别于《长征》的另一种味道。《长征》和《雄关漫道》的互补,更能够让广大观众全方位地了解波澜壮阔的人类史诗――长征。
《红色摇篮》
首播平台:CCTV—1
看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
剧情介绍:展现1929年至1934年这5年多时间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苏区纵横驰骋,进行共和国建设伟大预演的历史。
剧情点评:该剧弥补了影视剧中缺乏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斗争到红军长征之间这段历史的空白,不仅是一部气势恢宏震撼人心,再现中国革命伟大创举的史诗巨制,更是一部情节动人、故事感人,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的电视剧。
《红色护卫》
看点:“青春抗战交响曲”的主旋律
剧情介绍:该剧讲述了由红色采办员陈子萱带领的红军运输小分队在反围剿中战胜千难万险,将从南洋采购的物资和筹集的银元,从香港运到苏区胜利完成任务的故事。
剧情点评:作为首部红军长征+青春偶像的影视剧,《红色护卫》具有探索与创新意义。跟以往“高大全”的红军正剧相比,该剧的整体风格和人物性格更贴近年轻观众。跟当下大多数青偶剧相比,该剧独具匠心,比如女主不“矫情”、不“柔弱”,从懵懵懂懂女留学生,成长为真真正正的女红军战士。
《十送红军》
首播平台:CCTV—1
看点:剧中十个故事各自独立,十个人物相互关联
入围第三十届电视剧飞天奖“剧目奖”
剧情介绍:作为中国梦系列首部与观众见面的作品,《十送红军》以长征为线索,穿插着讲述了十个普通红军战士的故事。他们不同年龄、性别、兵种,却有着共同愿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和传递红色的星星火种。在这群默默无闻的战士的共同守护下,红色政权的火种终于安全地保留了下来,渐成燎原之势。
剧情点评:《十送红军》一个极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结合上与呈现上追求到一种艺术的极致化。包括戏剧冲突的极致化、人物命运的极致化和对人性、灵魂、信仰拷问的极致化。
[长征经典口号]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