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有效备课,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并具有课堂应变能力,教学中避免思想性和科学性的错误。时下某些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 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就应该及时的反思教学常规管理。 备课、上课、作业、测验,是多少代教师重复着的教学基本环节,是不可或缺的过程。然而,过程的每个环节能否都能体现出新的思维和方式,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比如,当前教师的备课中就存在着:模仿多,创造少;抄写多,思考少;改虑教法多,探究学法少;参考名师多,创新风格少等问题。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南桔北枳”的现象。即使教学目标明确,产生的效果却不如预期,甚至“好心”办了坏事。
一些教师的备课预案存在着教学设计上的“程式化”、新理念运用上的“形式化”的倾向。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变化、情感发展、知识能力的积累,而是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让学生的活动为自己的表演服务。我们口口声声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可教师的上课依然是“以我为主”的涛声,教学进程依据是教师的备课,而不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的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个人见解和有创意的认识置之不理,或胡乱敷衍一番,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走,不能有任何逾规。这种死守预案,追求所谓的备教一致、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当今课堂上比比皆是,效果可想而知。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怎样做到备课和教学设计紧贴培养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并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实验的深入,教师有必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切实从学生实用和教学实效出发,抓好备课和教学设计,使其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实用和实在是设计优秀教案、达到课堂最佳效果的原则。过去,教师们花在教学设计、编写教案上的时间实在太多。随着教改和新教材实验的深入,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每天都在发展和变化。而个性化、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也绝不可能用同一种样式来套。教学评价的滞后多因以备课、教案的详略,教学设计篇幅的长短,字迹工整与否等作为甄别教学良莠的标准,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教案编写上出现了误区。若一味的追求形式化的东西,结果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消耗了教师的精力,做了无用功。新课改提倡的是教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自身特点、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价值取向,科学地设计课程目标和准备教学预案。预案应更多地考虑课堂实际,留给师生更多的课堂操作和活动空间;强调教学思路上的整体把握,不必过多追求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细节;应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的顺序,淡化过于严谨的思维模式;应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尊重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从预案出发,又不死守预案;依据预案,又能灵活地运用预案。在新教材的实验中,要重新认识备教一致、环环相扣、一步到位的传统观念。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备教一致,重在“备”字上下功夫,让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放在钻研教材上,放在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而不是放在搬字过纸上。让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真正体现出教学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而备课则是创造性劳动的基础的理念。
总之,教师对于备课和教学设计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用挑剔地眼光从名师的案例中吸取精华,搞好教学设计。在提倡解放学生的同时,能否在教学设计的问题上解放教师自身,引导教师自己用创新理念、开阔的视野、审视的眼光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更具有现代教学气息是当代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