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主题班会评课

主题班会 时间:2018-10-31 手机网站

  篇一:主题班会评课稿

  《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评课稿

  三店街宋寨小学 王冬生

  《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围绕“习惯养成”设计、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全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的培养和教育。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习惯养成”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更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情化的教育。“习惯养成”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的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将是危险的。基于此,胡老师选择了“习惯养成,你我同行”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二、情境设置真实、有效。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多个真实、有效的情境:生活卫生故事、饮食卫生故事、卫生习惯调查、学习习惯养成故事,习惯养成儿歌等,让学生的习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性。

  本次班会活动表现形式丰富:看视屏、讲故事、现场调查、唱儿歌、做游戏等,而且在过程的安排上有层次性。如通过讲习惯养成的

  故事、唱《习惯养成儿歌》、卫生习惯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习惯,水到渠成。

  四、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这节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是学生主持、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

  建议:这节班会课是教我们学生的学会养成良好习惯的刚刚开始,前期的教育工作(准备过程)和即时过程后,不能忽视班会课的后续的教育过程,它是班级教育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

  2012年12月7日

  篇二:提高小学生注意力主题班会 评课

  黄老师的这节班会课以 听儿歌拍手 游戏 导入,这样的设计放在上课伊始,紧紧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是对孩子们这一节课的有关注意力集中的训练做好铺垫,同时也是为了点出这节班会课的主题” 声声入耳,时时用心”,效果不错.

  接下来,老师又给孩子们带来了< 学奕 >的动画故事,目的是通过故事展开讨论,让同学们认识到注意力的集中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功,同时这一设计也是为了让孩子们明白: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一事无成.

  以上两个小环节的设计,都是从孩子们的真实感知来引起他们对注意力的认识,引导孩子们感受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选题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目标明确,效果明显..

  接下来,老师又进行拓展,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集中注意力,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有必要.其一在于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也应该集中注意力,其二还渗透进了安全教育,一举两得.

  接着老师用一系列的训练活动把要集中注意力的各种要求用游戏的方式渗透进同学们的内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 明确目标 仔细观察 认真倾听 专心致志 等方面对同学们进行强化训练,效果显著。

  最后,老师把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方向落实到具体的学习环境中,帮助同学们明晰课堂上、学习中,怎样做到注意力集中。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将训练与实际相结合。

  整节课设计合理,活动贯穿其中,有训练,有检测,还有运用,最后落

  实到具体的课堂活动中,从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效果明显.

  篇三:《我的理想我的梦》五年级班会课评课小学班主任

  《我的理想我的梦》评课

  听了谢老师的《我的理想我的梦》主题班会课,我感受颇深。这是一节十分成功的班会课,老师和学生们都投入其中,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谢老师的班会课教学设计整体顺畅,形式新颖。以主持人的讲话作为课堂导入,能较快地吸引同学注意力,带动热烈的氛围。整个课堂以理想为载体,马上进入了“名人回忆录”的环节,让大家一起看看周恩来、华佗等名人的理想是什么。看完之后,同学们都打开了思路。每一位学生都在思考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谢老师对这些理想进行总结和启发,带给学生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接下来,各个小分队合作,进行诗朗诵《我的理想》,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带给大家许多震撼,孩子们的心灵是纯净的,理想是远大的,有些时候就需要老师来正确的引导。

  谢老师在上课时注意鼓励学生和调动课堂气氛。上课过程中,谢老师注意列举一些生活中或自身的例子,所以能较好走近学生,引导学生认真进行思考。在说理想环节,谢老师鼓励同学大胆、自信地进行构想,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在分享目标和梦想时,主持人邀请同学们站起来回答。回答过程中,注意让他们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梦想,主持人和谢老师会心地对他们一笑,并赞扬他们做得很好。通过系列的鼓励,逐渐让学生大胆起来,更加积极地融入教学,课堂氛围也更好。

  在课堂上穿插的相声《昔日故友》、快板《梦想赞歌》等节目,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们在排练的时候,必定是下了苦功夫,这样使他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除了让学生自己说,谢老师还邀请现场的听课老师一起参与进来,王老师和唐老师对于理想的讲解使现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很深。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未来的一切都有无限可能,适当的引导对他们的影响是极大的。

  班会课在一曲《明天会更好》中拉下帷幕,本节班会课非常成功,很值得我去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多学习谢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孩子进行德育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14年5月

  篇四:评班队课

  班队课评课稿

  徐静

  我曾经看到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主题班会课,主字打头,主就是主体、主动、主导。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性,让孩子能主动学习。教师要发挥好主导性,看准关键点,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指导孩子学习。既然是班会,班会全班同学都要参与,学生的参与面与教学效果正比的。当然,这里的参与面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参与,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和思想的参与,多让学生动脑。主题班会课,他是一门课程,我们就要看重课的目的性和教育性。我看了以后觉得非常有共鸣,所以,我就以下这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给了学生一个生活的课堂,班会课把生活的一些实例引入了课堂,贴近生活。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给我们呈现的例子都是在我们家庭生活中或学校较常见的,如蒋老师的课堂上一个小品《争吵》。如卢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精彩的演出小品《如此孩子》等。在班会课上,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充分交流。孩子的发言不仅精彩,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共鸣。

  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张洁老师的课从课前调查,到课中的交流,到课后的延伸。这样就课堂不仅仅是课堂了,有着更广大的学习场所:校园、家园。

  教师的主导性体现更是不言而喻。四位老师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激发起内心的感悟,他找到了典型的又震撼人心的一些图片和故事,挖掘出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卢老师的课堂中的两个例子《地震中的妈妈》和《父亲》让我们听课的老师都感触颇深。

  二、学生的参与面很广。

  四节课上,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充分交流。孩子的发言不仅精彩,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共鸣。

  三、教育的目的性很明确,教育性很有实效。

  一节成功的班队课,不在于节目多精彩,而在于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学到了什么。很明显,在这四节课中都有充分体现。尤其是祁月娥老师的课,从学生自己的例子出发,再回到自身的行动上来,写下心愿卡,传递尊重、传递友谊。

  通过这次班队课,我学到了很多。让我明白,班队课是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阵地。我们不需要多么精彩的节目,不需要主题多么富有深意,只需要班主任能走进孩子心中去,只需要孩子能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就是最好的,才能达到共鸣。

  篇五:主题班会课《因“我”而彩》评课稿

  主题班会课《因“我”而彩》评课稿

  今天听了胡老师执教的主题班会课《因“我”而彩》,主题鲜明、设计精心、环节紧扣、突出因“我”而彩,感觉受益匪浅,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内化、升华学生情感的综合性活动。

  1、给人感受“共同合作”在这个班组是很浓厚的。

  2、内容形式多样:使得课堂上保持着一种高度集中的主意力,使得学生精神舒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能动起来(包括课前和课中),相信课后更能动起来。

  4、老师没有喋喋不休的向学生灌输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互动(让学生动起来的方式),便使得学生自然生成老师预先设想的效果。

  5、学生吐真言,可见是一位很优秀的班主任

  6、最后的灵机一动,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而且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集体。

  但是课堂动显得太多,静不够,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多,建议可以加入两个讨论。

  篇六:主题班会评课稿

  践行“三爱三节”主题班会评课稿

  津河中心校 陈敬华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围绕“三爱三节”内容设计、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全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养成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品质及在生活中节水、节粮、节电的好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好习惯成自然的培养和教育。

  一、主题选择有针对性、实效性。

  “三爱三节”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更是一种以人为本、人情化的教育。“三爱三节”更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的教育。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的孩子将是危险的。基于此,冮老师选择了“三爱三节”这一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也符合当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二、情境设置真实、有效。

  这节课,老师创设了多个真实、有效的情境:毛泽东节俭的故事、徐特立故事、三节小知识、小妙招等,让学生在好习惯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形成,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了爱学习、爱祖国、爱劳动好品质和节水、节电、节粮的好习惯,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层次性。

  本次班会活动表现形式丰富:看视屏、讲故事、讨论、举例、说

  诗歌等,而且在过程的安排上有层次性。如通过毛主席和徐特立的故事、讨论、举例子等一系列活动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三爱好品质和三节好习惯。

  四、充分放手给学生,活动开展规范、有序。

  这节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体。整个过程是学生主持、全员参与的过程,是学生真实的思想内化与生成的过程。

  建议:这节班会课是教我们学生的学会养成三爱好品质和三节良好习惯的刚刚开始,前期的教育工作(准备过程)和即时过程后,不能忽视班会课的后续的教育过程,它是班级教育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

  2014年12月7日

  践行“三爱三节”主题班会评课稿

  津河中心校 陈敬华